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电流密度电解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铜电解液中加入亚砷酸铜净化脱除锑和铋,当电解液中As质量浓度从6 g/L增加到12 g/L后,电解液中锑和铋的质量浓度分别从0.65和0.15 g/L降到0.30和0.07 g/L,锑、铋去除率分别达到53.85%和53.33%.铜电解液净化后,在铜离子质量浓度为45~50 g/L,硫酸质量浓度为180~210 g/L,电解液温度为65 ℃时,电流密度为300 A/m2条件下进行电解得到的阴极铜达到高纯阴极铜质量标准(GB/T 467-1997).连续电解7 d所得阴极铜铜质量分数为99.996 0%,阴极电流效率为99.1%.电解液中砷、锑、铋质量浓度分别为13.65,0.36和0.075 g/L.电解过程中56.2%锑、88.3%铋进入阳极泥,而78.8%的砷进入电解液.电解3 d后,铜离子质量浓度从45上升到51 g/L,硫酸质量浓度从210下降到175 g/L,槽电压从0.21上升到0.27 V,采用脱铜补酸处理可维持电解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
砷、锑和铋对铜电沉积及阳极氧化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研究As(Ⅲ,V),Sb(Ⅲ,V)和Bi(Ⅲ)对铜电沉积及阳极氧化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底液循环伏安分别在0.06 V和-0.25 V出现还原峰a和b,在0.10 v和0.23 V出现氧化峰b'和a'.As(Ⅲ)加速铜的电沉积,As(V),Sb(Ⅲ,V)和Bi(Ⅲ)均改变铜的沉积机理,使两步反应变成一步反应,其中,加入Sb(Ⅲ,V)和Bi(Ⅲ)的电液在-0.13 V附近出现杂质Sb和Bi的还原峰;这些杂质均抑制铜的氧化反应,改变阳极氧化机理,使两步氧化变为一步氧化反应;将As(Ⅲ,V),Sb(Ⅲ,V)和Bi(Ⅲ)单独加入电解液中,电极过程均产生电活性物质吸附,均使电极过程阻抗减小.  相似文献   
13.
酒石酸钾钠和EDTA·2Na盐化学镀铜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酒石酸钾钠(TART)和EDTA·2Na盐双络合化学镀铜体系中各因素对沉铜速度稳定性及镀层附着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化学镀铜速度随着络合剂酒石酸钾钠和EDTA·2Na盐浓度以及施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随着硫酸铜浓度、甲醛浓度、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添加剂α, α'-联吡啶、亚铁氰化钾和PEG-1000对镀铜速度的影响较小, 但对铜镀层外观质量影响较大. 其化学镀铜最佳条件为: CuSO4·5H2O质量浓度为16 g/L, EDTA·2Na盐为21 g/L, 酒石酸钾钠为16 g/L, 甲醛为5.0 g/L, 亚铁氰化钾为70 mg/L, α, α'-联吡啶为8 mg/L, PEG-1000为1 g/L, pH值为12.75, 镀液温度为50 ℃. 在最佳条件下, 化学镀铜30 min后所得镀层附着力良好、外观红亮且镀速达到3.4 μm/h. 由扫描电镜照片可见: 镀层表面平整、光滑、晶粒细致.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NaClO3 NaCl HCl体系浸出Bi等贱金属,全湿法处理银锌渣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为70~80℃,液固比为8~10,NaClO3质量为10~15g,NaCl质量为60g,浓盐酸体积为80~120mL,浸出时间为4~5h时,Bi浸出率可达99%;浸Bi液用废铁皮置换可得Bi含量达86%的粗海绵铋,将浸铋液水解可得纯度为99%的氯氧铋;浸Bi后,余渣中银含量达到70%,金含量达到1%,金和银高度富集于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15.
以硫铁矿烧渣硫酸浸出液与氨水反应制备的Fe(OH)3胶体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的氧化铁粒子。在中性介质中考察反应温度、物质的量比(n(Fe2+)/n(Fe3+))、水热体系总Fe浓度及晶种量对水热法氧化铁物相、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选择区域电子衍射对水热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30℃,n(Fe2+)/n(Fe3+)为0.1以及水热体系总Fe浓度为1.25 mol/L和晶种量为2 g时,水热产物为片状α-Fe2O3粒子;控制上述其他条件不变,当温度在140~2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热法产物由α-FeOOH相向α-Fe2O3相转变,α-Fe2O3粒子形貌由球形向小圆饼状和片状依次转变;当n(Fe2+)/n(Fe3+)在0~0.12时,随着n(Fe2+)/n(Fe3+)的增加,水热产物由α-Fe2O3相向α-Fe2O3和Fe3O4相转变,α-Fe2O3粒子形貌由球形逐渐向片状转变,其粒径由小变大;当水热体系中总Fe浓度为0.625 mol/L和1.875 mol/L时,水热法氧化铁分别为不均一形貌和球形;当没有加入晶种及晶种量为6 g时,水热...  相似文献   
16.
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制备氧化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硫铁矿烧渣与硫酸反应后的酸浸液中加入氨水制得含Fe(OH)3和Fe(OH)2胶体的前驱物,前驱物经水热反应可制得氧化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小于260℃时,水热反应所得氧化铁粗产品中总铁含量、亚铁含量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n(Fe^2+)/n(Fe^3+)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30 min,溶液pH值为7.0,n(Fe^2+)/n(Fe^3+)为0.15时,水热产物主要物相为Fe2O3和Fe3O4,产物粒径为0.25-0.75μm。将氧化铁粗产品于800℃煅烧2 h得到产品氧化铁的质量达到HG/T2574-94标准。  相似文献   
17.
PDMDAAC及其复合絮凝剂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氨(PDMDAAC)及其复合絮凝剂分别处理质量浓度为30 mg/L直接耐酸大红4BS,30 mg/L酸性湖兰A,240 mg/L直接黄棕ND3G和10 mg/L碱性玫瑰精B这4种模拟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pH值为6.70~7.48时,PDMDAAC处理4种模拟印染废水,其脱色率低于20%;当pH值为12时,FeSO4-PDMDAAC复合絮凝剂处理直接耐酸大红模拟废水,其脱色率最高为87.40%;PFS-FeSO4-PDMDAAC复合絮凝剂处理酸性湖蓝模拟废水,其脱色率达到95.70%;当pH值为11-13时,PFS-FeSO4-PDMDAAC处理直接黄棕模拟废水,其脱色率约为60%;PFS-FeSO4-PDMDAAC处理碱性玫瑰精模拟废水,基本无脱色效果;在双氧水作用下,PFS-FeSO4-PDMDAAC复合絮凝剂处理直接黄棕和碱性玫瑰精模拟废水,其脱色率均最高,分别达到95.17%和90.30%.  相似文献   
18.
硫铁矿烧渣制备钾铁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钾铁蓝。硫铁矿烧渣与硫酸反应得到含Fe3+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机械活化硫铁矿还原Fe3+得到绿矾。按照绿矾和亚铁氰化钾的量比为1.15∶1.00,将100 g/L的绿矾溶液加入到100 g/L的亚铁氰化钾溶液中,70℃反应,100℃热煮1 h后,加入50%的硫酸溶液酸煮2 h,再加入10%的氯酸钾溶液70℃氧化3 h,经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符合GB 1860—88国家标准的钾铁蓝产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钾铁蓝产品的吸油量为0.430 mL/g,总铁含量为32.53%,其化学式为K0.266Fe0.294[Fe(CN)6]0.287.nH2O,钾铁蓝为大小均匀的柱状颗粒,粒径小于200 nm。  相似文献   
19.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于25~60℃时反应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PFS).随着氢氧化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进行,溶液中PFS盐基度不断增加.当硫酸铁的量一定时,PFS盐基度随氢氧化铁的量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时有利于PFS的生成.加入双氧水将溶液中的Fe  相似文献   
20.
催化还原法从含碲硫酸铜母液中回收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催化还原法对含碲硫酸铜母液中的碲进行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加入NaCl,NaBr和KI中任意一种物质后,SO2对硫酸铜母液中Te(Ⅳ)的还原速度显著加快;当反应温度为85 ℃,NaCl浓度为1 mol/L,SO2流量为40 L/h,反应时间为2 h时,Te(Ⅳ)的质量浓度从6.72 g/L下降到0.10 g/L,Cu2+的质量浓度从7.78 g/L下降为1.10 g/L,Te(Ⅳ)还原率为98.50%,Cu2+还原率为85.86%;在干燥还原产物中碲、铜和氯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2.60%、28.54%和15.24%;NaCl作催化剂时,还原产物中的碲以单质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