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常需要借助内膜系统才能被运送到目标部位并发挥相应功能.植物细胞内膜系统由核膜、细胞膜以及多个膜包裹的细胞器组成,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体网络、液泡前体/多囊泡体、液泡和自噬体等.植物蛋白质在内膜系统中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运输,对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细胞内囊泡介导下多种蛋白运输途径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此外,鉴于前沿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推动本领域研究发展中发挥的巨大贡献,重点阐述冷冻电子显微镜、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冷冻聚焦离子束和光电联用技术在植物细胞内膜运输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本领域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西昌地区主要粉虱种类及寄主植物 为有效预防粉虱的传播蔓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西昌地区主要 粉虱种类及其寄主进行调查采集 通过制作永久玻片 观察测量粉虱伪蛹的典型特征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粉虱种类 [结 果]在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分离鉴定出 6 种粉虱 即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棒粉虱属未鉴定粉虱 Aleuroclava sp.、烟粉虱 Bemisia tabaci、孟加拉皮粉虱 Pealius bengalensis、灰粉虱 Siphoninus phillyreae、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其中烟粉虱为害作物占比最多、分布最广泛 是西昌地区为害最严重的粉虱种类 [结论]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有 6 属 6 种粉虱 其中烟粉虱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对攀西地区苏铁叶部真菌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其主要病害为叶斑病和斑点病,这些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苏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至2004年课题组对攀西地区石榴病害进行调查,枯萎病在各产区普遍发生,并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病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根据该病在症状学、抗生素反应等方面的性状,初步确定其病原为植原体(Phytoplasma)。  相似文献   
15.
振动信号蕴含着丰富的装备工作信息,信号稀疏表示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最本质的特征.以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为对象,对其进行了稀疏表示研究.根据轴承振动信号的频谱结构特点,基于信号自适应展开,构造了基于指数衰减余弦函数的过完备原子库;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算法依次搜索原子库中与信号最匹配的原子对其进行稀疏表示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原子库分解信号后的残余信号更小,相似度达0.912 2,能更好地表示信号.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稳恒电流场在导体中的分布可以模拟静电场的分布,分析了传统的模拟法静电场描绘仪存在一系列缺陷,针对传统静电场描绘仪的不足做了改进,降低了实验的误差.通过实验比较,改进后的描绘仪能很好地模拟静电场.  相似文献   
17.
白粉菌是一类高等植物的重要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引致多种植物发生白粉病,并为害多种经济植物,引起严重损失。2008年9月—2019年5月对凉山州木本植物上的白粉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共鉴定出6属50余种,报道其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8种:冷水花白粉菌Erysiphe pileae (Jacz.) Bunk ex Braun;猪殃殃新白粉菌Neoerysiphe galii (S. Blumer)U. Braun;锡金白粉菌 Erysiphe sikkimensis Chona, J. N. Kapoor & H. S. Gill;毛茛耧斗菜白粉菌 Erysiphe aquilegiae var.ranunculi (Crev) (Grev.) R.Y. Zheng & G.Q. Chen;本间白粉菌Erysiphe hommae (U. Braun) U. Braun & S. Takam. 2000;刺槐白粉菌 Microsphaera robiniae Tai;草野钩丝壳 Uncinula kusanoi Syd. & P. Syd;三孢半内生钩丝壳 Pleochaeta shiraiana (Henn.)Kimbr. & Korf。  相似文献   
18.
1997年5月~1999年5月在广州对花烛苗枯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鉴定,认为其病原为金龟子绿僵茵(Metarguzuyn aniaopliae (Metsch)Sorok)  相似文献   
19.
运用种群系统的原理与方法,组建了小菜蛾生态控制体系;运用生命表技术,采用种群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系统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8 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施得益WP、60%双工福玛WP、25%瑞凡SC、80%大生M-45WP、30%富民一号SC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以50%施得益WP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7.65%。施用50%施得益WP和60%双工福玛WP后增产率极显著,挽回损失55.54%和47.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