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从裂纹技术的断裂设计原理出发,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超低周变幅疲劳应力断裂的几个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零载至断裂的加载方式是满足工程超低周疲劳断裂条件下最适宜的加载方式.  相似文献   
102.
N-乙酰基-(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及N-苯甲酰-(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同外消旋的丙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反应,得到光学活性N-酰基氨基酸2a-f及光学活性氨基酸3a-f。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激光可实现对预制V型切口根部一定深度层内的淬硬,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了断裂韧性值K_(1c),减少了疲劳断裂周次;并且实现了塑性较好材料的韧性断裂到脆性断裂的转化,降低了断裂能耗,提高了断料效率和断口质量。  相似文献   
104.
借助于扫描电镜对轴的应力法剪切断口的剖面试样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应力法剪切下料的剪切塑变区类似平盘形,且断口的轴向塑变深度很小,仅为0.1mm量级.这对提高下料精度和材料利用率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1.前言电场分析在高压电工学和静电学等领域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场值的计算法进步很快,迄今为止包括“有限元素法”和“电荷重叠法”在内的各种电场分析用的计算程序在逐步地得以开发。现在数值电场计算法做为求得静电场电位分布以及电场强度的有效手段,正在大幅度地得到应用。在分析绝缘破坏这类现象有的时候,不仅限于电位分布和电场强度,同时还有必要求得包含电力线的电场分布。利用数值计算求得电力线的方法,诸如利用电场向量的“斯太滋布”法、“复素势”法以及利用“电力线管”的方法等等,在此以前发表过论文,不过关于提法由来已久的电力线数值计算方法,在介电常数不同的复合电介质的界面和利用电极形状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要通过电荷重叠法来达到计算数值的目的。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电荷的排列问题。由此看来,针对实现的静电场问题,获得精度高的电力线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对公共关系思想和技术在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具体运用,阐述了公共关系对图书馆树立良好组织形象,求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的思想.倡议图书馆界应用公共关系使图书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得以不断前进,并以此为起点做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叠加原理,给出一适应于任意跨距三点弯曲V形切口梁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为应力断料时的预荷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对以太网中常见的五种拥塞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比较,阐述了使用拥塞管理技术排队的技术.报丈在路由器 中按一定的策略暂时排队.然后再按一定的调度策略把报文从队列中取出,在接口上发送出去,从而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  相似文献   
109.
数学模型可用于更好地理解、控制和改进高炉炼铁过程.作为全高炉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较新研究成果之一,多流体高炉模型被成功开发.该模型基于多流体理论、反应动力学、冶金传输原理及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充分考虑了多相多组分之间的同时相互作用.实际应用表明,多流体模型是一个复杂全面的高炉过程模拟仿真系统,可对炉内主要现象进行多维数学模拟解析,并能较精确地预测高炉在指定条件下的操作指标.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钢产量已名列世界第一,国家相应提出了“积极用钢”政策,因此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钢结构抗火性能差,火灾教训也非常深刻,如“9.11”事件中世贸中心的迅速倒塌。由于问题的复杂,目前对钢结构的抗火设计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尤其我国起步较晚,钢结构抗火设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抗火设计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比较中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