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11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幂零根基为Heisenberg代数的可解完备李代数的自同构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复数域C上幂零根基为Heisenberg代数的有限维可解完备李代数的自同构群。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得到正定复矩阵后个新的判别定理。作为它的之一,本文推得正定复矩阵的行列式的模的一些重要不等式。  相似文献   
993.
一定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CuSO4培养基培养产朊假丝酵母。实验结果,当CuSO4浓度高达10mnol/L时,菌体生长被完全抑制,产朊假丝酵母对铜离子有很强耐受力。菌体对铜离子吸附实验表明,随铜离子浓度增大,菌体对银离子吸附增强,说明菌体对铜离子的抗性与其吸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析(FDTD)法对印刷电路板中端接各种负载的导体互连线性进行时域电磁场全波分析,直接在时域得到系统对高速脉冲的响应,在集总元件的单网格FDTD模型基础上,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推导了各种线性和非线性,无源集总元件的多网格三维FDTD迭代格式,并参与分布电磁系统的电磁场模拟,由于是电磁场全波模拟,计算结果比电路模拟所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这一模型对分析结构复杂的混合微波电路有很大  相似文献   
995.
文章指出了我国法律条文在用“条”,“款”,“项”,“目”分层时,体例不统一,笔者对我国法律的条文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用“条”“款”,“项”,“目”“点”分层,可做到体例一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得到正定复矩阵的一个新的判别定理。作为它的应用之一,本文推得正定复矩阵的行列式的模的一些重要不等式。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网络并行计算中使用的并行软件环境对非专业人员来说使用难度大且大多是基于UNIX环境开发的特点,构造了1个基于Win32系统的可视化并行程序开发平台(WVP3).该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界面,并对底层的并行软件进行了较好的封装,使得Windows用户及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可以进行并行程序设计.计算时,只需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工具将并行问题以图形的形式描述出来,平台按照用户的任务描述自动生成任务间的通信语句,自动完成整个并行计算过程.此外,提供了平台的可视化任务描述手段及部分实现细节,描述了该平台使用的用户分析算法和处理机调度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使用该平台进行并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根据辨识对象,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易于确定,而隐层数和隐层神经元个数难以确定.借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知识,在正交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衍生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先选取较少个数的隐层神经元作为初始发育细胞,训练K次后,如果目标函数J不再变化且大于给定的ε,则网络自动衍生,以上过程反复进行,直至J小于等于ε,则停止衍生和训练.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训练过程中改善了收敛速度,并自动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解决了隐含神经元个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且具有优良的逼进任意非线性特性的能力.图2,表2,参7.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非高斯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产生严重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并与循环相关熵谱(cyclic correntropy spectrum, CCES)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VMD传统重构指标易受噪声影响的问题,引入相关熵峭度(correlation entropy kurtosis index, CEK)指标对VMD分解后的模态分量进行选择与重构,去除高斯噪声;然后针对重构后信号仍存在的脉冲噪声影响问题,对重构信号进行CCES投影融合去除非高斯脉冲噪声干扰并增强特征;最后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与故障诊断。经仿真测试与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高斯噪声和非高斯脉冲噪声背景下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并实现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含裂纹损伤钢构件呈现脆性现象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均假设裂纹与受力方向垂直,且假设屈强比不会随裂纹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实际工程中裂纹出现的角度是随机的,且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屈强比会随着裂纹长度发生改变。针对Q235和Q355两种不同钢材,本文对不同角度的含裂纹损伤钢构件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考虑不同裂纹角度下,且屈强比变化的情况下,研究含裂纹损伤钢构件呈现脆性现象的情况。研究发现:计算屈服强度时,任意裂纹角度均可以投影成与受力方向垂直的裂纹处理。当相对裂纹长度一定时,屈强比越大,含裂纹损伤钢构件越容易呈现脆性性能。当相对裂纹长度增大时,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屈强比增大,采用变化的屈强比,改进了剩余极限强度公式,使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1%。本文研究成果对含裂纹损伤钢构件后期的预防、修复和加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