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114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在国内首次利用船载雷达,在冰区石油平台上,现场采用雷达海冰监测预报技术系统,进行雷达海冰图像数值化处理,得到流冰类型、冰厚度、流冰密集度、流冰速度、方向、流冰漂移轨迹等要素.同时首次现场实时计算出雷达冰漂流场矢量图,并开展了雷达海冰数值跟踪预报,在冰区油船外输作业中得到很好应用.为船载雷达在海洋监测预报技术和环境工程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 广泛应用于地热勘探、 油气田开发等多个领域, 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介绍了微地震形成机理及其特征和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进而简述了微地震监测 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等主要技术。 去噪为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 因而论述了一些基本的降 噪方法, 提出深度学习在微地震监测技术中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 最后, 对监测技术的扩展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近期基于特定物理变形机理相继发展的一些应变突变理论模型,重点讲述了微米尺度金属单晶柱体应变突变现象的晶体塑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应变突变幅值的随机性,提出了间歇性塑性流动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应变突变发生的判定准则,引入了应变突变持续时间参数,获得了间歇性变形行为的应力-应变关系.有限元计算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描述特征尺寸处于数微米以上的微柱体间歇性塑性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54.
从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重要体现方式——及物性对小说《品彻·马丁》(《Pincher Martin》)中主人公马丁落水之后的经历进行分析,通过语言实据揭示马丁看似英勇的斗争之下挣扎却无法摆脱死亡的小说主题。将马丁的经历分成三大阶段,从中节选部分内容进行过程分析后发现:虽然不同过程类型的参与成分不同,但为斗争的"伪英雄式"提供了鲜明例证。Golding将深层主题巧妙地隐藏在了遣词造句之中,与Halliday提出的"意义潜势"不谋而合。将系统功能语法与文学语篇结合能进一步为读者欣赏语篇时产生的直觉提供客观、科学的语言证据。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无线网络的通信效率,减少能量消耗,运用MAC协议中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可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减少节点的平均功率。根据无线网络中各节点的工作特点,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P-坚持CSMA协议接入的通信系统提供一种实现方案。实验结果中统计值与理论值一致,证实了该设计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减少能耗,可应用到无线通信网络领域。  相似文献   
56.
应用基于位错密度的各向异性晶体塑性理论模型,分析了轴向压缩下Ni单晶微圆柱体的力学响应.将其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而,以单滑移[123]取向Ni金属柱体的微压缩实验为研究对象,分析晶体取向、摩擦力、接触失配以及几何锥度等常见实验误差因素对其力学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滑移取向下,晶体取向偏差(2°)导致微圆柱体整体变形从单滑移向多滑移变形转变;受摩擦力影响的横向约束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塑性应变硬化程度;接触失配导致弹性模量测试值偏低,同时使得塑性剪切滑移主方向发生显著改变;在有锥度(2°~5°)条件下,屈服应力值较无锥度情况偏低.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气味受体OR在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嗅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平台对其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转录组序列中得到了一个普通气味受体OR1的基因全序列,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周氏啮小蜂OR1基因全长为1 257 bp,编码418个氨基酸.将周氏啮小蜂的OR1氨基酸序列与18种膜翅目昆虫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周氏啮小蜂的OR1氨基酸序列与短管赤眼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均较高,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也表明周氏啮小蜂与短管赤眼蜂和丽蝇蛹集金小蜂的亲缘关系接近.与寄主单一的对叶榕传粉榕小蜂相比,周氏啮小蜂OR1的同义突变率较低,密码子偏好性也相对较低,主要接受负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58.
TSC10基因所编码的3-酮基嘌呤还原酶是酵母中神经酰胺合成的重要因子。设计了一种从酵母中提取神经酰胺经济、便捷、高效的方法:(1)利用构建含有TSC10基因的毕赤酵母GS115表达载体p PIC3.5K-TSC10;(2)电转化法将该表达质粒转化到GS115感受态细胞中;(3)用G418筛选以及PCR鉴定;(4)使用qRT-PCR和SDS-PAGE进行检测。结果经过G418筛选以及PCR鉴定后确定获得了包含TSC10基因的毕赤酵母转化子,经过qRT-PCR和SDS-PAGE进行检测后发现TSC10基因在20个阳性菌株中均可以稳定、高效表达。成功构建了3-酮基嘌呤还原酶高表达的毕赤酵母菌株,并为后续获得高收率神经酰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针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固有的迟滞现象对其定位控制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将自抗扰控制(ADRC)与改进Preisach逆模型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以模型输入、输出迟滞环的线性度为标准,目的是提高微动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微操作效率和成功率.为了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无控制方法、改进逆Preisach控制方法、复合PID方法、ADRC控制和复合ADRC控制实验,得出所选用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环比重分别为12.3%,5.8%,4.7%,2.5%,1.4%.不同控制方案所得实验结果证明,ADRC与迟滞逆模型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0.
系统性梳理银行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当前政府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分析开始沿着两条脉络:创新经济学家在对企业、产业和经济层面的创新特征及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以及金融学家关于银行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研究,试图归纳银行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做出简单评论,并为转型时期中国商业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供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