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阿尔法磁谱仪(AMS-02)采用环路热管将低温冷却器的热量释放至太空.环路热管的旁路阀可以确保低温冷却器温度始终不低于运行温度下限(?20℃).本文对阿尔法磁谱仪中环路热管旁路阀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环路热管旁路阀能够按照预期成功启动,低温冷却器温度稳定,与设计值相吻合.本文还对旁路阀的3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环路热管旁路阀设定点温度和调节点温度的漂移规律.  相似文献   
52.
论述了2,4-二氯三氟甲基苯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以及氟化设备的选型即雷诺准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一种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加铅汽油中铅含量的方法,并对其测定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实测结果也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54.
55.
56.
研究在水田冬种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对后作水稻的作用机理,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接种和不接种南亚热带稻田土壤微生物条件下黑麦草品种樱早生和早生丰的生长发育和氮素营养.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微生物参与并促进了黑麦草的物质生产过程,证明了在冬闲水田栽培黑麦草使后作水稻增产的现象与黑麦草的根际活性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57.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近年来普遍推广的由计算机与视频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一门新技术,它向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给电视后期制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概念,新的方法。电视制作中制作人员的艺术追求将不再因技术和设备绝缘而显得被动和无奈。通过本文可以了妥到什么是非线性编辑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辛剑锋 《科技信息》2007,(16):254-254
本文对如何加快陇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让农民钱袋鼓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实现陇南山区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丛枝菌根(AM)结构存在于多种红树植物根内,但目前对于红树林中AM真菌的研究还未能完全揭示其存在的原因和状况。研究通过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不同潮位16种红树植物根内AM侵染情况、AM真菌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因子开展调查,以了解东寨港红树林中AM真菌的存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种红树植物与AM真菌存在共生关系,其中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许树(Clerodendrum inerme)、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侵染率较高,均高于55%;16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AM真菌孢子,每25 g土壤的平均孢子密度为(25.7±2.7)个。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宿主植物根内AM侵染情况差异显著;潮位对AM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高潮位显著高于中、低潮位,而中低潮位间无显著差异。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有效磷含量可能是影响东寨港红树林生境中AM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60.
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高,堆肥作为合适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堆肥过程存在着恶臭污染问题,作为垃圾堆肥的一个主要弊病,限制着堆肥产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垃圾堆肥过程所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重点阐述了堆肥恶臭的原位及末端控制技术,并对今后堆肥恶臭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