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引言 一九八二年我们报导了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核型多角体病毒蒙山株系(EPNPV—M)的初步研究之后,接着将此株系作为茶毛虫的生物防治剂在四川省的七个县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八三年的防治面积已达二十余万亩次,绝大多数防治区的虫口下降率均在85%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EPNPV—M是一毒力较强的优良病毒株系。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我们进一步对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组织病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导这一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2.
昆虫病毒对脊椎动物性细胞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显性致死试验方法来检测3种昆虫病毒(EpNPV、DtGV、DpCPV)对哺乳动物性细胞的致灾变性,以期全面评价3种昆虫病毒的“潜在性危害”.研究结果表明,EpNPV、DtGV、DpCPV对雄性小白鼠的生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故不产生遗传性危害。  相似文献   
83.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灌浆自动记录仪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厂家由起初的几家发展到了十几家,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归纳起来,我国的灌浆自动记录仪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代。  相似文献   
84.
85.
根据反应物的不同配比,用乙酰基不同程度地取代了聚酚氧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得到了不同酰化程度的聚酚氧,用NMR及FTIR谱图对合成的乙酰化聚酚氧进行了定量,并用FTIR、DSC对其分子间氢键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用DSC对系列酰化聚酚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聚酚氧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主要来自羟基。  相似文献   
86.
本文首先批判的比较目前已有平板传质紊流边界层的各种计算方法,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偏差程度。然后应用正压力梯度和传质对边界层有类似作用这一新观点,提出了紊流平板传质边界层速度分布的一般形式,以及计算边界层阻力的方法。应用本文建议的方法,在Re_x由2×10~5~2×10~6,渗透量V_W/U_1由1×10~(-3)~5×10~(-3)范围内进行了计算,最后和一些试验结果比较后,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88.
分析了上海地区深松软地基条件下,某工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和预制方桩施工的事故情况,对场地的地质条件、预制桩工程特性、沉桩工艺及基坑开挖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剖析了其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9.
公共选修课是加强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对目前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0.
研究近地震场地的地震频谱变化特征,分析其地形效应,能够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九寨沟风尘寺台站实测的3次余震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监测点地震时频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山脚监测参考点,山脊监测点FFT主频值较小,集中在7~12 Hz;山脊监测点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较大,范围为0. 06~0. 12 s; HVSR分析揭示山脊监测点谱比分析的地形放大系数可达12,且存在多个卓越频率,主要在5、30以及50 Hz左右放大较为明显;山脊监测点均方根加速度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大,且在水平EW向有显著的放大效应,放大系数可达12. 5倍。可见单薄山脊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地形放大效应,而且当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山脊走向大角度相交时地形放大效应最为显著,同时也证实了微地貌对斜坡地震动响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