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5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正>破碎顶板是极易发生的漏垮型局部冒顶事故,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研究破碎顶板的冒顶机理和规律,寻找解决破碎顶板的支护和控制措施十分重要。通过对工作面破碎顶板冒顶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合理顶板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实施奠定基础。根据矿井实际地质条件及开采现状确定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的顶板控制技术,为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与理论依据。一、破碎顶板冒顶影响因素分  相似文献   
742.
高国荣  强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0):8680-8687
为研究叶尖间隙对压气机非设计转速性能特性与稳定边界的影响,以某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十级高压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高转速压气机试验器上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精细化的级间参数测量,以揭示叶尖间隙影响多级压气机级间匹配的机理.结果 表明:叶尖间隙增大后,压气机非设计转速的流量减小、效率降低,且间隙对气动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压气机的前面级未出现压比降低的情况,后面级做功能力明显降低,间隙影响主要集中在叶高80%截面以上,使得压气机更容易进入失速状态.  相似文献   
743.
以5种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分别与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反应,合成了14个氢化诺卜基叔胺的氢卤酸盐: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a)、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b)、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c)、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d)、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e)、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f)、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g)、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h)、N-氢化诺卜基哌啶盐酸盐(2i)、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溴酸盐(2j)、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碘酸盐(2k)、N-氢化诺卜基吗啉盐酸盐(2l)、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溴酸盐(2m)、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碘酸盐(2n).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LC-MS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2a、2b、2f、2h对5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它们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2a、2b、2f、2h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其中2a的抑制率为100%; 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苦瓜尖孢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5%以上,部分高达85%; 对轮枝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744.
本文讲述了一种新的物理教学法.此种教学法以实验为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它的优点:符合物理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745.
森林景观是自然景观中的主要成分。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是典型喀斯特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漓江流域森林景观分布及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1985年、2000年和2020年3期全球30 m精细地表覆盖数据(GLC_FCS30),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数据统计及景观指数计算,探究漓江流域1985-2020年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森林景观的异质性水平,从自然环境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人文活动(人口、经济、政策)等驱动因素探寻森林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对漓江流域森林景观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建议及科研依据。研究表明,1985-2020年,漓江流域森林景观面积由417 928.86 hm2缩减至382 268.44 hm2,森林景观减少主要受森林砍伐、建设用地扩张和果树种植的侵占影响,前期森林景观缩减的程度和范围大于后期;由于森林保育政策和流域治理措施等保护工作的开展,漓江流域森林景观在缩减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恢复,集中体现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绿化建设和漓江上游的水源林保育,森林景观不同时期发生彼此消长的地区林木采伐与更新种植较为频繁。35年间,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呈现先破碎化和异质性水平先明显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趋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面积减少,落叶阔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加,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面积比例趋向均衡。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层相对浅薄,相对非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占比大,落叶阔叶林占比小,长期以来森林与水体的用地转换相对非喀斯特地区更小。漓江流域森林景观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200-600 m)、坡度较缓(10°-30°)和偏东南坡向的地区,随着与居民点距离的增大,森林景观面积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 000-1 400 m距离达到最大值,森林景观变化的面积与道路距离呈反比。本研究针对漓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提出适于当地的森林景观保育策略,为漓江流域及同类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46.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功能升级与拓展,同时医疗自助终端面向广大用户群体,应具有良好的包容性,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总结医疗自助终端现存的问题,提出面向老年用户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设计原则,对医疗自助终端进行重新设计,使用眼动设备测试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的可用性,并对青年组和老年组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包容性设计原则重新设计的医疗自助终端在完成率、效率及用户满意度上都比较趋同,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且未影响青年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医疗自助终端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747.
辛艳粉  王泓  陈新文  乙晓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3019-3022,3026
在不同应力比条件下,对不同应力集中系数的GS249有机玻璃疲劳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使用升降法获得材料的疲劳极限。分析获得了加载参数及形状参数对有机玻璃疲劳极限影响的相关规律。建立了基于应力比和应力集中系数的预测有机玻璃疲劳极限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的增加,疲劳极限呈下降趋势;疲劳极限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降低,疲劳极限受应力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48.
油气管道内部工况复杂且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为减少管道内黑色粉末及固化油泥对管道内检测器运行姿态稳定性及检测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径168 mm管道内检测器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设计的清洗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开孔角度为30°、开孔高度为15 mm及开孔直径为12 mm的被动式喷射开孔可使管道下游壁面上的流体介质流速达到14.81 m/s,可对黑色粉末进行有效清洗。被动喷射式皮碗结构可有效冲刷并清洗管道壁面黑色粉末,并在一定程度上清理管道内固化油泥,使其分散混合于管道内流体介质中随检测器排出管道外。该被动式喷射孔皮碗结构设计可丰富管道内检测器动力节皮碗设计理念,为相关检测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9.
纳米金刚石的STM观测及其导电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PC-205B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获得了纳米金刚石的三维表面形貌图和扫描隧道谱(STS).把绝缘体金刚石纳米化处理后,在一定的偏压下,获得了纳米金刚石的STM三维形貌图,观测了纳米金刚石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测得了纳米金刚石的扫描隧道谱,估算出纳米金刚石的能隙宽度,并对纳米金刚石隧道谱和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STM/STS实验不仅较好地解释了纳米金刚石导电性能的谱学机理,拓展了STM的应用领域,而且还可以作为绝缘材料纳米化处理后纳米晶粒结构及其能谱特征分析的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750.
针对以解放牌城市客车为原型车的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和动力控制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并联电力助动控制策略、自适应控制策略和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各自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控制策略的决策方式和优化目标不同,从而导致车辆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有较大的差别.由于车辆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是相互制约的指标,控制策略要综合考虑对这三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折中方案.另外,控制策略的性能还与车辆工况有关,好的控制策略应该能根据车辆行驶条件的变化调整其决策方式,使其具有路线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