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hos)和6,7-二氰基二吡啶并[2,2-d:2′,3 ′-f]喹喔啉(Dicnq)为配体,合成一种Cu(Ⅰ)配合物磷光材料[Cu (DPEphos) (Dicnq)] BF4,研究了该材料的光物理特性及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溶液的低温发射光谱与溶剂的极性和溶液的浓度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和溶液浓度的增大,配合物的低温光致发光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该配合物的发光跃迁类型为MLCT跃迁.该材料在320℃时才开始分解,说明其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适合真空镀膜工艺.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反馈键予以讨论,确定了其分子轨道理论基础,并以实践数据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33.
通过升华法生长出铱(Ⅲ)配合物(btfmp)2Ir(dbm) (btfmp=2-苯并噻吩-5-三氟甲基吡啶,dbm=二苯甲酰甲烷) 红色单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质谱、红外光谱表征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1.776(3) (A),b=29.409(7) (A),c=11.515(3) (A),α=γ=90°,β=102.730(3)°,V=3 889.9(15) (A)3,Z=4,Dc=1.660 g/cm3,F(000)=1 904,μ(MoKa)=3.608 mm-1,R=0.078 4 and Wr=0.137 3.该配合物呈现近似八面体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34.
利用水热技术,以MnCl2·4H2O、水杨酸(H2Sal)和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的新型配合物[Mn2(HSal)2(Sal)(DPPZ)2(H2O)2]2[Mn4(Sal)4(DPPZ)4(H2O)2],并使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a=13.8342(11)A,b=15.7681(13)A,c=23.1455(19)A,a=89.8250(10)°,β=83.9240(10)°,γ=64.2860(10)°,V=4518.2(6)A^3,Z=1.该化合物是由两个双核和一个四核Mn(Ⅱ)结构单元构筑的,而且在相邻的配合物分子单元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和分子间DPPZ配体不同方向上的π-π堆积作用,最终将其连接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5.
Cu(Ⅰ)配合物作为一种磷光材料,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出三倍.因其还具有价格低廉、无毒性、储量大、结构多样化、光物理性质独特等特点使其被广泛关注.本文按照发光颜色分类综述了一些常见的Cu(Ⅰ)配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进展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并对基于Cu(Ⅰ)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冠醚和L-谷氨酰胺基团的单吡咯并四硫富瓦烯三元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实验表明,本体凝胶在引入无机氧化剂的情况下可以转变为稳定的电荷转移盐凝胶.进一步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π-π堆积、S…S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是形成有机凝胶的主要驱动力.凝胶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呈现可逆的宏观相态变化,电荷转移盐凝胶可以可逆转化为原始的凝胶体系;在四氢呋喃中形成的本体凝胶对水非常敏感,少量水的加入即可导致凝胶迅速坍塌.该研究为构筑功能性软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