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路静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
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当前中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期间的管理,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路静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106-109
一般会话含意在会话含意的阐释中总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在原有的会话含意理论中对意义的划分过于繁复,难于确定一般会话含意的解释范畴所致。列文森引入话语类型意义为解决这种困境找到了突破口,使得一般会话含意得以发展成为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而丰富了会话含意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高等师范非体育专业毕业生现行的体育认识、行为和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挖掘学校体育的更多促进因素,强调高等师范公共体育教学要重视非体育专业毕业生终身体育意识、综合体育能力和体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时对高等师范体育改革提出一些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野生和驯养长爪沙鼠携带细菌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野生长爪沙鼠和驯养长爪沙鼠的细菌携带情况,为制定长爪沙鼠微生物学检测北京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周边地区捕获的长爪沙鼠以及驯养在屏障系统中长爪沙鼠实施安死术,解剖后分别分离回盲部和喉部细菌,接种于血平皿上,分离菌株单克隆培养后分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种属,并计算检出率。结果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分别携带了12种和8种细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携带了7种细菌。结论两地区野生长爪沙鼠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种类和感染率有所不同,在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形式概念分析形式背景的属性树的表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属性间的包容与互斥关系等属性特征对属性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划分结果将形式背景从属性角度构造属性包含森林.从属性包含森林中找到表示属性主要关系的主树,最后以主树为基础结构构造形式背景的属性树表示.实验表明,属性树表示方法在保留概念格方法对形式背景偏序描述关系的同时,简化了形式背景的表示结构,通过增加变尺度特性和隐含属性的定义强化了信息挖掘与规则发现能力,为形式概念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路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108-111
为了揭示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搜集完整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为新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况,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更切实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长爪沙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ST3)cDNA序列同源性,并建立CST3蛋白原核表达体系,为长爪沙鼠CST3抗体制备和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长爪沙鼠Cst3 cDNA序列进行克隆、同源性分析及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序列酶切连接到pET28a载体,完成重组CST3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将该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实现CST3蛋白的原核表达,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 长爪沙鼠Cst3基因与人和小鼠Cst3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较低。密码子优化后的长爪沙鼠Cst3表达序列插入到pET28a质粒中,获得了CST3蛋白表达载体。经1 mmol/L IPTG 37 ℃诱导12 h,可获得大量CST3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长爪沙鼠CST3蛋白的体外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准连续波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系统级机内测试(BIT,builkt-in self-test)方法,利用信号算是机内的伪随机(PN,Pseudo-Noise)码序列实现处理机系统级性能检测。给出了伪随机码序列通过各模块后的理论结果及故障分析,该方法已用于某准连续波雷达。 相似文献
20.
在隐喻理解过程中,认知语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它的参与,隐喻理解无法进行。听话者首先根据认知语境对隐喻涉及的两个概念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示进行辨认和比较,发现二者相异后,作出需对其进行隐喻性理解的判断。然后,在隐喻本体和喻体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示中进行深入查寻和反复比较直至找到二者的相似之处,从而对隐喻的意义进行推断,完成对隐喻的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