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单液法锆冻胶堵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锆冻胶由双液法堵剂转变为单液法堵剂。研究了它的延迟成冻方法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包括酸浓度、温度、聚丙烯酰胺浓度、成胶液与交联液的配比、碳酸钙含量、粒度及表面性质等。研究结果表明,PH值控制法是锆浆延迟成冻的一种可取方法,模拟试验证实,这种延迟成冰堵剂可有效地封堵含碳酸钙的砂柱。  相似文献   
92.
高价金属离子与聚丙烯酰胺的交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Zr(Ⅳ),Al(Ⅲ),Fe(Ⅲ),Cr(Ⅲ)和Ti(Ⅳ)等高价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价金属离子通过水解聚合可生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试验证实,高价金属离子与聚丙烯酰胺(PAM)的交联体系具有最高成冻酸度,此酸度主要由体系中高价金属离子的性质所决定.PAM水解度对交联有一定影响,水解度太大或太小的PAM都不能形成冻胶,高价金属离子是以其多核羟桥络离子与PAM的羧基形成极性键和配位键产生交联的.  相似文献   
93.
乳化原油破乳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乳化原油破乳中使用的两类破乳剂,即油包水乳化原油破乳剂和水包油乳化原油破乳剂。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发展过程、重要的破乳剂、破乳机理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油包水乳化原油,其破乳剂主要是高分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过取代、聚结、增溶等机理起作用;三次采油采出的乳化原油多是水包油乳化原油,其破乳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通过反应、取代、抵消、聚结等机理起作用,这两类破乳剂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成分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时对钢铁的腐蚀速率的试验,优选出几种缓蚀剂以延缓金属腐蚀,并得出硫酸亚铁缓蚀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缓蚀剂随温度增加缓蚀速率增加,且具有浓度低、抗高温、缓蚀效果优异等特点,可以作为石油工业用的调剖剂。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磁处理对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磁处理对阴离子活性剂、阳离子活性剂和非离子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性质,如表面张力、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和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角等的影响。此外也研究了这三种溶液的磁化率和紫外光谱图。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剂溶液是抗磁性物质,并证实磁处理可以影响到活性剂的电子跃迁,减少表面张力,能够改变吸附量,可以改善它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等。  相似文献   
96.
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的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项将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相结合的新技术。该结合技术由吞吐剂技术、油井堵剂技术和工作液注入技术组成。其核心是先后向地层注入吞吐剂和油井堵水剂,使后者将前者封存在高渗透层中,随后前者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注入水、边水等)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中、低渗透层将油驱出,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并降低产液中含水率的目的。介绍了工作液配方的确定、用量计算、注入顺序和将工作液过顶替入地层等技术步骤。该项技术已在濮城油田S1^下油藏的油井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证实了该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选用埕东油田岩心 ,在温度为 60℃、pH值为 10 .2 0的准注入水中浸泡 72d。用ICP分析方法分别测量浸泡不同时间时岩心在水中溶解的Si4 和Al3 的质量浓度 ,再用Malvern粒径分析方法测得浸泡 72d后岩心颗粒的分散程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岩心溶解下来的物质量相对于可分散、运移的物质量是很少的 ,由此说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形成二次孔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为了弥补注水开发油田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不足,试验了一种新技术—“2+3”提高采收率技术,该技术是在对注水井进行充分调剖,增加注入水驱替体积的基础上,注入有洗油效率的驱油剂,进行有限度的三次采油,进而提高注入水洗油效率。该技术在桩106老区桩106-32井组进行的现场试验,试验过程中,相应研究应用了FD判别调剖充满度技术,以铬冻胶、固化体系为主的深部调剖剂调剖技术,并模拟试验区油藏情况,通过岩心驱油试验,筛选了以聚合物、碱为主的驱油剂。试验使井组水驱开发状况明显改善,增产效果显著。在不考虑递减的情况下,井组平均日增原油14.3 t,累计增产原油4 830 t,投入产出比1∶6.4。  相似文献   
99.
采用长管模型驱油试验和平板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调剖时机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油井见水时就在对应的注水井采取措施进行调剖 ,可减缓地层不均质性的加剧程度 ,更有效地发挥调剖剂的封堵效果 ;在综合含水高达 80 %以上后进行调剖 ,尽管也能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采收率提高的幅度则较小 .因此 ,调剖宜早进行  相似文献   
100.
对胜利油田附近六个造纸厂的黑液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其中包括固形物含量、pH值、碱含量、表面张力、界面张力、润湿性、流变性、腐蚀性、相对密度、冰点、木素含量和稳定性等.研究认为,碱法造纸黑液的固形物含量低,其主要成分是碱、碱木素和活性剂.根据黑液的这些性质提出了碱法造纸黑液在驱油、调剖、稠油降粘、注水井解除油堵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