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的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项将化学剂吞吐与油井堵水相结合的新技术。该结合技术由吞吐剂技术、油井堵剂技术和工作液注入技术组成。其核心是先后向地层注入吞吐剂和油井堵水剂,使后者将前者封存在高渗透层中,随后前者被沿高渗透层迫近油井的水(注入水、边水等)带至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中、低渗透层将油驱出,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并降低产液中含水率的目的。介绍了工作液配方的确定、用量计算、注入顺序和将工作液过顶替入地层等技术步骤。该项技术已在濮城油田S1^下油藏的油井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证实了该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2.
选用埕东油田岩心 ,在温度为 60℃、pH值为 10 .2 0的准注入水中浸泡 72d。用ICP分析方法分别测量浸泡不同时间时岩心在水中溶解的Si4 和Al3 的质量浓度 ,再用Malvern粒径分析方法测得浸泡 72d后岩心颗粒的分散程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岩心溶解下来的物质量相对于可分散、运移的物质量是很少的 ,由此说明岩心的颗粒分散、运移是形成二次孔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为了弥补注水开发油田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不足,试验了一种新技术—“2+3”提高采收率技术,该技术是在对注水井进行充分调剖,增加注入水驱替体积的基础上,注入有洗油效率的驱油剂,进行有限度的三次采油,进而提高注入水洗油效率。该技术在桩106老区桩106-32井组进行的现场试验,试验过程中,相应研究应用了FD判别调剖充满度技术,以铬冻胶、固化体系为主的深部调剖剂调剖技术,并模拟试验区油藏情况,通过岩心驱油试验,筛选了以聚合物、碱为主的驱油剂。试验使井组水驱开发状况明显改善,增产效果显著。在不考虑递减的情况下,井组平均日增原油14.3 t,累计增产原油4 830 t,投入产出比1∶6.4。  相似文献   
124.
针对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型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研究了RPM 在不同润湿性砂子上的静态吸附以及选择性堵水
性能。实验结果表明:RPM 在油砂和石英砂上均发生单层吸附,且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量(1 110 μg/g)是其在油砂上
的吸附量的2 倍以上;吸附剂表面润湿性和聚合物链节的带电性是影响吸附量的两个重要因素;RPM 的吸附可以使
油湿石英表面(105°)转变为弱水湿(72°);采用了岩芯驱替实验研究RPM 的选择性堵水能力:油、水相残余阻力系数
随着渗透率、温度以及矿化度的增加而下降,聚合物吸附层的膨胀/收缩是RPM 选择性堵水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5.
考察疏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液注入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用表面活性剂作为降压增注剂并评价其降压增注效果,分析表面活性剂的降压增注机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两性表面活性剂NPC-10及其复合体系对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具有良好的降压增注作用,且降压增注效果受地层渗透率和残余油的影响;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的本质是其在地层表面的竞争吸附和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解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6.
采用长管模型驱油试验和平板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调剖时机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油井见水时就在对应的注水井采取措施进行调剖 ,可减缓地层不均质性的加剧程度 ,更有效地发挥调剖剂的封堵效果 ;在综合含水高达 80 %以上后进行调剖 ,尽管也能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采收率提高的幅度则较小 .因此 ,调剖宜早进行  相似文献   
127.
对胜利油田附近六个造纸厂的黑液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其中包括固形物含量、pH值、碱含量、表面张力、界面张力、润湿性、流变性、腐蚀性、相对密度、冰点、木素含量和稳定性等.研究认为,碱法造纸黑液的固形物含量低,其主要成分是碱、碱木素和活性剂.根据黑液的这些性质提出了碱法造纸黑液在驱油、调剖、稠油降粘、注水井解除油堵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8.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Ng3^2层调驱试验中驱油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Ng23层油、水的性质及油层温度等条件,采用绘制界面张力等值图的方法对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KPS和APS的复配结果进行了优化,筛选出可与该区块原油产生最低平衡油水界面张力的驱油剂配方(0.20%KPS+0.07%APS),并通过室内驱油试验验证了该配方的洗油能力.在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Ng23层的调驱试验中,为对抗石油磺酸盐在地层的吸附损耗以及地层水的稀释作用,按比例增大了驱油剂配方中各种物质的浓度,矿场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将性质和结构互补的两种不同来源的石油磺酸盐进行复配,可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4.7×10-5 mN/m).界面张力等值图法是筛选驱油剂配方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9.
130.
前言 田菁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可用下式表示的半乳甘露聚糖。 在油田中,田菁粉主要用于配水基压裂液。为了使压裂液易于交联成冻,并在压裂后减少对地层的伤害,因此配压裂液的田菁粉的增粘能力要强,水不溶物要低。 可以用化学改性(例如在田菁粉的分子中引入亲水的极性基团)的方法达到上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