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掌握轻型组合桥面温度应力变化规律,避免TPO-UHPC层间受力破坏,采用应变片法和超声波法分别测定TPO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组合铺装进行层间温度应力研究;对影响TPO-UHPC层间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热膨胀系数比、TPO厚度、施工温度等对层间温度应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TPO热膨胀系数比水泥基材料要大得多,TPO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仿真计算显示:均匀温度变化下,层间剪应力和法向拉应力随着膨胀系数比和TPO层厚度减小而减小;层间剪切应力相较于法向拉应力在铺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施工温度对TPO-UHPC层间应力的影响趋势相反,选择合适的TPO厚度及施工温度,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幅.  相似文献   
2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早已为国内外生物学者所瞩目。近两年来,我们的考察成果作了进一步的证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之所以丰富,显然是与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古地理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历史上人为干扰少分不开。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加以论述。一、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对生物影响最大的是地貌和气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3.
安溪位于福建省戴云山脉的东南坡,是泉州市属的一个山区县这里盛产茶叶,所产的“铁观音”茶,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和日本,是福建省的“拳头”商品之一.可是谁能想到,著名的产茶县竟是全省的贫困县? 穷到难以想像的程度一年来,我受省有关部门的委托,三次到安溪县进行调查,了解到该县1985年人均口粮不到200公斤,人均收入仅163元,远低  相似文献   
24.
一、引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除与现代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关外,主要的原因是在古地理演变中有其独特之处。作者之一对此曾作了初步探讨,黄岗山是保护区的主峰,自然垂直地带谱比较明显:研究黄岗山垂直地带谱的演变,是解决整个保护区古地理演变问题的匙钥。1981年11月,我们从三港到黄岗山顶,选择不同高度采集了10块第四纪孢粉样品进行鉴定(见附表)。现将结果和看法作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5.
福建省拥有125个大小港湾,其中6个为深水良港,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港口资源是福建沿海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本文分析了福建港口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港口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立六大港口运输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6.
福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福建沿海各地志书中有关洪涝的记载和这些地区部分洪涝的资料,对洪涝灾害作了分析。结合地域地貌、气候等特征以及人为因素,探讨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洪涝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7.
观察去铁胺(DFO)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探讨DFO对心肌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机制.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DFO孵育细胞,然后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搏动频率以及铁转运相关蛋白CP,HP,FP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各剂量DFO对心肌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减慢,停止跳动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收缩幅度逐渐降低;随着DFO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CP和HP的表达增加而FP1表达减少.由此可以看出,DFO不影响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但影响细胞的生活状态,也影响心肌细胞内CP,HP和FP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三个环境生态问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二是水土流失问题,三是风沙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局部地区的某些环境生态问题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本文对这三个环境生态问题的现状和产生原因作了全面叙述和分析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9.
琅岐岛原是闽江口的一个岩石小岛,面积不过30平方公里,而今却已演变成为72平方公里的半岩半沙大岛(南部4个沙洲实际上已与本岛连成一片),其增加的面积和沉积岩相以及在岛上所留下的地貌形迹,反映了琅歧岛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一、琅岐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
现在来到东山岛的人,看到岛上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很难想象得出二十年前的东山岛却完全是另一幅模样。那时童山濯濯,风沙滚滚,有田不能种,煮饭没柴烧,人们吃尽风沙干旱之苦,逃脱不了十分贫困的生活。二十年来经过全岛人民的艰苦奋斗,惨淡经营,通过科学地植树造林,终于赢得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