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综合化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模型,并编制成相应的软件OSSD。该软件以蒸汽吞吐解析解模型为基础,结合节点分析,经济评价,对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地面运行-井筒-地层及开发效果预测-经济评价-优化决策的一体化设计,这种设计软件具有所需资料少,计算经济,快捷,参数决策客观。,全面,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2.
胜二区沙二3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藏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了胜二区沙二3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区块封堵大孔道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实施结果表明,该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增加了产油量,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74.
在探索新型材料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金属材料的一系列实验现象不能由三维电子气的费密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来解释 ,但它们具有明显的低维特征 ,为此 ,该文研究了低维电子气的费密能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温情况下 ,低维电子气费密能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关系与三维电子气是不相同的 ,尤其在一维情况下 ,电子气费密能量的变化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规律与三维时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75.
水驱油藏合理水平井段长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资金平衡原理,运用最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的技术指标因素和经济指标因素,建立了确定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中合理水平段长度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确定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同时,还给出了水平井开发中各项费用及收入的计算方法。根据所介绍的方法,在微机上研制和开发了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的优化计算软件。运用该方法对某海上油田进行了计算,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计算方法可应用于水平井开发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6.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建立了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代谢产物生成方程。在考虑菌体、基质、产物扩散和吸附的基础上 ,用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菌体、基质和产物的运移方程。以多孔介质的毛细管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由于微生物吸附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方程。考虑到微生物作用对流体性质的影响 ,建立了油、水粘度和油、气、水毛管力方程。根据黑油模型建立了三维、三相、多组分基质与产物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所建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出微生物生长曲线、代谢曲线、基质消耗曲线和微生物运移浓度曲线 ,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的生化特性、微生物作用对岩石、流体性质的影响以及油、气、水的渗流规律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7.
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方程分析法 ,结合工程判断 ,导出了一套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建立了低压三维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型系统 ,提出了进行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单井电加热油藏采油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单井电加热油藏能够在油藏中建立起稳定的温度分布 ,有效地提高油藏温度。油藏温度是井筒径向距离的函数 ,温度沿径向距离近似地按指数规律衰减。对于有一定冷采产量的稠油油藏 ,选用周期性加热采油生产方式 ,其经济效益较好 ;对于冷采产量很低或没有冷采产量的稠油油藏 ,宜选用周期性焖井预热采油生产方式 ,并根据油藏特点和产出液情况优化焖井预热时间和生产周期。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 ,加热电功率大 ,油藏温度高 ,但并不是越大越好 ,当功率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提高加热功率 ,油藏温度增加并不明显。在电加热油藏的采油生产过程中 ,电加热功率不稳定 ,随生产时间变化。油层电导率低时 ,输入电能利用率高 ,加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78.
【导语】从1949年那个喷薄的黎明开始,一个民族60年书写的洋洋华章即将付梓。盛大庆典,已在火红夏天里排演。当稻穗在田野匍匐层层金黄的时候,隆隆礼炮将以国家的名义  相似文献   
79.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零散, 开发潜力难以确定的问题,在统计典型油藏的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层次划分和权重统计,建立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预测模型,编制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潜力分布定量预测软件.利用该软件对坨21断块8层系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从而指导单元调整的方案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80.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盐水分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一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系统,模拟海洋地质条件,在填砂模型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并通过注入热盐水进行热力开采的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盐水分解动态过程及注热参数对热力开采能量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热盐水可有效地促进水合物的分解,水合物分解时局部电阻率明显升高;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注热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相同的初始温度、压力及水合物饱和度条件下,注热水温度对注热分解的能量效率影响最大,然后依次是注热水速度、注热水时间.实验条件下,注热盐水分解可达到最大能量效率的注热参数为注热水温度60℃、注热水速率为12 mL/min、注热水时间100 min,此时能量效率为3.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