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以CASS在地图编绘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应用于地形图编绘和图元综合的具体的实现思路和作业过程,并基于笔者经验给出了实践中注意的细节,相信对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2.
在硫酸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在燃料电池的支持电极碳纸上,电聚合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用于催化剂Pt的负载.聚苯胺载铂电极(Pt/PAni/C)的制备,提高了Pt的分散度,增加了Pt在电催化体系中的利用率.扫描电镜表征的结果,Pt/PAni/C上的Pt颗粒大小为0.4μm左右.通过比较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可知,Pt/PAni/C催化氧化乙醇的最大电流为16.7mA/cm^2,为直接碳载铂电极(Pt/C)最大氧化电流5.2mA/cm^2的3.2倍。  相似文献   
173.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数学的公共基础课,这几门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内容枯燥单调、抽象性强,但又是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主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来提高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4.
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弱场控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岩石工程系统的破坏发生在系统相对最薄弱部位和环节,系统的弱场控制着岩石工程的承载力。在建立弱场控制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问题的弱场控制原理及其发生判据,利用数值分析和红外监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含梯形孔洞混凝土试件弱场控制的演化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现象,证实岩石工程系统的弱场是岩石结构与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弱场是岩石工程系统破坏的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175.
根据保定学院新升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文献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师生信息素养、馆员业务和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保定学院图书馆新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76.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配合物Eu(NO3)3(phen)2的晶体结构(phen=1,10 -邻菲NB035罗啉).该配合物以单核分子形式存在,中心离子Eu(Ⅲ)分别与硝酸根上的氧原子和1,10 -邻菲NB035罗啉上的氮原子以双齿螯合方式配位,配位数为10.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有Eu(Ⅲ)的特征发射光谱,其中5D0→7F2(615nm)跃迁发射强度最高.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7.
提出了加速牛顿迭代收敛的新方法,构造出一类多因子牛顿迭代格式,通过选取最优因子使得该格式具有高阶收敛性和较小的误差常数.  相似文献   
178.
本研究旨在对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致病基因的分析。我们获取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及全血样本,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确定PAX3基因在c.873dupc发生突变,该突变位于6号外显子上,导致氨基酸改变p.G272fs。对患者和患者父母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发现父母未发生此突变,且无临床症状;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为首次报道,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遗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9.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观测项目之一,为了确保取得准确的日照时数,本文从日照计的安装,日照纸的涂刷,记录的整理和仪器的维护几个方面讨论日照时数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作者十几年基层台站工作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0.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建立了由公私合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组成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动态混合双寡头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均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推导出均衡点不会通过Neimark-Sacker分岔失去稳定性.利用Matlab数值模拟了系统在选取不同参数时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系统会通过flip分岔进入混沌状态,并且在特定的参数条件下会出现多吸引子共存的现象.此外,还发现调整速度的大小会影响系统的稳定状态,当调整速度较大时,系统更容易变得不稳定而进入混沌状态.对于系统的混沌状态,使用延迟反馈方法实施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