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自适应优化控制的人工髋关节磨损三坐标测量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三坐标测量在人工髋关节磨损评估上重复测量误差较大和准确性不高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优化控制的人工髋关节三坐标测量及磨损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臼杯表面采样点云分布的磨损自适应设计,测量点触测矢量的优化控制以及构建相同体积计算区域,并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髋臼杯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相同体积计算区域方法相比,在低于原来一半的测量成本下,体积评估重复性偏差减小了49.3%;与随机的触测矢量方法相比,在同样的点密度下,体积评估精度提高了32.4%~46.7%;该方法的磨损评估结果与称量法对照,表现出了有效的相关性(R2=0.922 8);与称量法相比,该方法表现出磨损分布统计分析能力,为人工关节磨损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地理多智能体建模存在着计算成本高、配置复杂、运算加速性能不高的问题,以杜能模型为例,提出基于GPU并行技术的一类地理多智能体仿真与优化方法。通过构建空间索引网格的方法,动态维持智能体与空间索引网格的关联关系,提高地理多智能体系统的仿真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PU并行技术,能够使多智能体系统的运行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对开展大规模数据下的空间系统多智能体仿真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际统一鉴定及描述车轮虫的方法对重庆地区的5种淡水车轮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重描述,并补充了干银法标本及齿体定位线条图,包括小车轮虫属3种,即周丛小车轮虫、纤细小车轮虫与卡普小车轮虫;三分虫属2种,即鳞三分虫与大型三分虫。其中周丛小车轮虫、卡普小车轮虫以及两种三分虫均为中国新纪录种。同时研究了重庆大足龙水湖的鲫鱼外寄生车轮虫———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abe,1950)Sram ek-Husek,1953的种群周年动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行之有效的草履虫(Paramecium)单克隆培养方法。【方法】结合形态学与SPSS统计学方法对7种单克隆培养方法下的草履虫种群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采用稻草培养法、大米培养法、莴笋叶榨出汁培养法、熟鸡蛋黄培养法、马铃薯培养法、玉米培养法、酸奶培养法等不同草履虫单克隆培养法培养的草履虫在单克隆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时空量化关系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殖方式。【结论】马铃薯培养法培养效果最差,而莴笋叶榨出汁培养法培养效果最好;生殖方式直接影响草履虫的种群增长趋势。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不仅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应掌握虫体在培养过程中的时空量化关系,以保证对草履虫材料的足量需求。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四川江段鲤外寄生车轮虫的研究 (动物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观察和干银法对采自长江上游四川江段鲤(Cyprinus carpio)鳃上的11种外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借助Nikon E-600显微镜及Nikon CCD-1200照相机,运用国际间通用的"统一特定描述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检获的车轮虫进行了科学分析。它们分别是:单型车轮虫(Trichodina uniforma Van As&Basson,1989)、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急尖车轮虫(Trichodina acuta Lom,1961)、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卡氏车轮虫(Trichodina kazubski Van As&Basson,1989)、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 Lom,1970)、显著车轮虫(Trichodna nobilis Chen,1963)、喙状车轮虫(Trichodina rostrata Kulmina,1968)、大型三分虫(Tripartiella macrosoma Basson&Van As,1987)、纤细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ubtilis(Lom,1959)Lom&Hal-dar,1977)与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bbe,1950)Sramek-Husek,1953)。鲤是卡氏车轮虫、适度车轮虫和大型三分虫的宿主新记录。异齿车轮虫、急尖车轮虫、卡氏车轮虫、显著车轮虫、喙状车轮虫、大型三分虫、纤细小车轮虫、周丛小车轮虫均为四川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论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事无巨测,随时做好防备工作,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同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7.
GIS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GIS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就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了探讨,并对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课程规划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距离的粘孢子虫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SrDNA作为分子际记研究了以粘孢子虫(Myxosporidia)常见属为代表的不同分类水平下的遗传距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粘孢子虫亲缘关系的远近与遗传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粘孢子虫亲缘关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反之亦然;同时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种内、种间和属间阶元的遗传距离虽在一定范围内有重叠,但遗传距离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种内、种间、属间。研究认为物种之间在遗传距离上可能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但基于18SrDNA遗传距离的分歧在一定范围内对大多数物种的鉴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荆州碘泡虫寄生部位种群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荆州碘泡虫(Myxobolus kingchowensis)寄生于同种宿主不同寄生部位的种群分化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荆州碘泡虫不同种群及相似物种的形态和它们18SrDNA序列的变异位点、相似度、遗传距离、AT碱基比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荆州碘泡虫重庆胆囊种群、武汉肌肉种群和武汉肾脏种群的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各种群18SrDNA序列相似度为98.8%~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9,变异位点数为3~12个,AT碱基比(53.29%)高于GC碱基比(46.71%)。荆州碘泡虫不同种群及相似物种的系统发育树分为两大枝,孢子前端平滑且钝圆的的物种聚为一枝,孢子前端较尖的物种聚为了另一枝;鳃寄生的碘泡虫整体处于该系统发育树的基部。【结论】寄生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上不同器官部位的荆州碘泡虫已出现种群分化;孢子形态上相似的碘泡虫物种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较之于肌肉、肾脏、胆囊、骨骼肌、鳔和肠寄生的碘泡虫而言,鳃寄生碘泡虫分化较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预测鲫(Carassius auratus)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的功能,为研究GRP78在鱼类受细胞外刺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鲫GRP78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片段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的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表位。【结果】获得了长度为617bp的鲫GRP78基因片段序列,共编码113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所构成序列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kDa,等电点为5.82,无信号肽;可塑性区域位于第7~10位、第18~21位、第28~42位、第51~62位、第68~78位和第94~109位氨基酸残基;表面可及性区域位于第29~30位、第38~43位、第50~65位、第68~79位、第82~86位、第97~99位、第102~104位和第106~111位氨基酸残基;有1个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位于第28~45位氨基酸残基。【结论】所获的鲫GRP78序列中含有ATPase保守结构域区段,该区段定位于内质网,具有较强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