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线局域网802.1 X协议安全性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802.1X协议易受重放、拒绝服务等攻击的问题,采用非形式化方法,根据攻击者的能力,从攻击者扮演的协议角色,即模仿正常的协议行为和破坏正常的通信出发,分析了802.1X协议的安全性,并对攻击行为进行了分类,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的无线局域网主动测试方法.通过构造协议报文序列、模拟攻击者的攻击行为对协议运行主体进行攻击,从而判断协议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结合了攻击者和测试者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针对802.1X协议的已知安全漏洞,并具有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一种高信道利用率的分簇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内数据聚合时产生的簇间干扰,提高簇的信道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无冲突数据聚合协议(IFDA).IFDA的帧分配算法采用一种概率调度策略.通过调度簇头进行广播,即在每个时隙中进行簇帧号分配,为相邻簇分配不同的时间帧聚合数据,与已有的协议的帧分配算法相比可降低广播的次数.同时,IFDA通过信道扩充(CE)算法来提高各个簇的信道利用率.CE算法中采用了一种基于时钟退避的调度策略,可均衡簇头间的信道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IFDA协议中簇的平均信道利用率较已有的协议提高了约90%.  相似文献   
53.
分层信标驱动的无线Mesh网多播差错控制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线Mesh网现有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在多跳多播方面缺乏可靠性保障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无线局域网MAC层的信标帧驱动协议(BLBP)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LBP的无线Mesh网MAC层多播协议(Layer-BLBP).按照每一跳将一次多播分成若干层,每一子层有一个Leader来完成确认帧的反馈,Layer-BLBP利用出错帧/确认帧的反馈及碰撞来保障多播的可靠性,通过分层协调方法来提高多播的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ayer-BLBP在无线Mesh网下可使多跳多播可靠完成,在节点差错率大于10%的情况下,比BLBP和原有MAC层协议的传输性能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54.
延长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的能量平衡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实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在二阶段定向扩散协议(DD)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实时路由协议(EBR).该协议可收集到所有的、通过接收器节点发送的兴趣信息的实时路径立体空间测量误差(MPE)值,源节点通过选择最优的MPE值来决定探测数据信息的发送路径,这样接收器节点最终得到的数据传输路径可满足路由实时性要求,同时保持网络的全局能量平衡.仿真实验表明,EBR的全局能量平衡能力优于DD,并能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在同等条件下,EBR提供的网络实时服务时间比DD多4.37%,采用EBR的网络生命周期比DD长44.6%.  相似文献   
55.
Kao Chow加密协议是由Kao和Chow提出的,他们利用BAN逻辑证明了该协议的认证性,但没有证明该协议的保密性,而且没有说明协议参与实体间得到的新会话密钥是否一致.事实上,由于BAN逻辑自身的缺陷,它无法用于证明加密协议的保密性.基于此,给出了Kao Chow加密协议的串空间模型,这个模型不仅验证了该协议的认证性,还验证了它的保密性及新会话密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6.
针对使用传统的方法提高协议测试效率存在的问题,从测试序列测试顺序的角度,首次引入了测试序列动态重排序的方法,对不同的错误情况,提出三种动态排序算法.讨论了测试序列动态重排序对测试效率产生的影响.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动态排序方法比传统的静态测试在测试效率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57.
动态环境中的概率信息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率安全进程代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概率系统在动态环境中的信息流安全,以解决可动态配置的恶意进程对系统带来的危害.同时,提出了动态环境中的概率互拟复合不可演绎性质,即持久P_PBNDC.使用敌意环境下的弱概率互拟和动态敌意环境等概念讨论了P_PBNDC是概率系统在动态环境中合适的信息流安全性质,该性质能够揭露出概率互拟复合不可演绎性质(PBNDC)所不能暴露的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证明了PPBNDC和SBSPNI性质的一致性,在限制算子和前缀算子下的P_PBNDC具有复合性质,而在并行算子下不具有复合性质.  相似文献   
58.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多播资源分配的动态规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采用多播资源分配算法时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重描述编码的多播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将系统的功率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分配单元,之后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每个子载波上的功率分配和用户分配.该算法可以从全局进行子载波分配和功率分配,从而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效率,实现了系统总吞吐率的最大化.由于不需要重复计算相同子问题,因此算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源的分配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动态规划算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使得系统总吞吐率与最优算法计算结果之差小于2%.  相似文献   
59.
在追求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量效率的同时,考虑数据汇聚时延,提出了一种能效与时延平衡的数据收集机制(energy efficiency and delay balancing data gathering,EEDBDG).该机制采用一种新型动态树来组织网络拓扑,消除了"热区"问题,节点动态选择路由并轮换充当树根,根节点收集数据并与基站直接通信.同时,针对不同的时延和能效要求,提出了3种数据收集策略:时延最优算法(EEDBDG-D),能效最优算法(EEDBDG-E)和能效时延平衡算法(EEDBDG-M).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通信半径受限的情况下,EEDBDG平衡了节点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命时间,在节能与省时上均表现出了突出的性能.与GSEN相比,在最好情况下,EEDBDG-E网络生命期提高了72%,EEDBDG-D汇聚时延降低了74%.  相似文献   
60.
对网络设备的网络攻击测试有助于确定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网络运行风险.首先改进了分布式网络攻击测试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主控结点和多个代理结点组成,能适应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能对Internet网络中的目标设备进行各种常规的网络攻击和分布式攻击测试,并支持新攻击套件开发.然后讨论了该系统在线模式下特有的代理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合理的代理选择算法,有利于保证结点通信,分散测试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