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342.
基于DEM和ArcGIS的水文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利用ArcGIS 9.0 Hydrology水文处理工具包在DEM中提取河网水系的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并以米角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河网生成实验,  相似文献   
343.
采用微型实验方法从多叶棘豆中提取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总黄酮含量为1.912%、回收率为100.1%.通过微型法与常规法比较,微型实验具有试剂用量少,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44.
研究铜、铝作为银薄膜的缓冲层对银薄膜的光电学性质的影响.利用热蒸发技术在BK-7玻璃基底上沉积Ag(220 nm)/Al(20 nm)和Ag(220 nm)/Cu(20 nm)薄膜,沉积薄膜在温度为400、500℃的大气条件下退火处理1 h.样品的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光学和电学性质分别用分光光度计和vander Pauw方法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纯银薄膜,附加缓冲层大大提高了退火态薄膜的光电性质,改善了银薄膜的热稳定性.不同的缓冲层对银薄膜光电性质影响程度不同:在同一退火温度下,在可见光谱区域,Ag/Al薄膜的反射率大于Ag/Cu薄膜;Ag/Cu薄膜的电阻率ρ小于Ag/Al薄膜,且在退火温度为500℃时Ag/Cu薄膜的ρ最小.  相似文献   
345.
目的:研究黄芩苷(BA)抑制Jurkat T细胞(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B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胞内[Ca2 ]i和线粒体跨膜电势(ΔΨm)分别用F luo-4/AM和D iOC6(3)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凋亡细胞形态以Hoechst33342/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BA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P<0.01),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BA可浓度依赖的诱导Jurkat细胞[Ca2 ]i浓度上升、线粒体膜电势ΔΨm降低,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凋亡率增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经BA(100 mg/L)作用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荧光。结论:BA体外显著抑制Jurkat T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 ]i及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46.
基于SOA和ETL的信息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之产生了不少的问题。该文针对目前很多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的信息孤岛、数据分散、应用软件重复购置等难题,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信息数据整合方案:从软件架构方面建议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从数据集成角度建议采用ETL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即SOA架构结合数据仓库。  相似文献   
347.
水能回收装置蜗壳内流场的CF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叶片式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研究开发出一种无活动导叶卧式轴流式水能回收装置.为了优化结构、保证性能和提高水能回收效率,采用CFD技术对其蜗壳的内部复杂紊流流场进行三维黏性流动的数值模拟,以取代模型试验和缩短研制周期.通过对该装置流场的CFD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圆形断面的蜗壳进水均匀,形成的速度环量比矩形断面的更好,为水能回收装置引水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8.
赖立飞 《广东科技》2008,(24):59-60
重点分析了电信企业营销网络的现阶段的状况及现有营销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电信企业营销网络的构想。  相似文献   
349.
为了研究经蜗杆砂轮磨削后的面齿轮齿面误差对其啮合性能的影响,运用CATIA二次开发设计面齿轮插齿及磨齿的仿真流程,并对面齿轮插齿及齿面磨削进行加工仿真,得到经插齿和磨齿的面齿轮齿面,并对磨齿后面齿轮齿面接触和误差进行仿真。同时,加工出一定参数的面齿轮,对其啮合性能进行实验测试。通过传动误差分析,发现经蜗杆砂轮磨削的面齿轮比经插齿得到的面齿轮啮合性能要优越,因此,磨削后的齿面误差对其啮合性能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50.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并通过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2物理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20Cu-0.50La/SiO2的催化性能最佳,它显著地提高了3-羟基丙酸甲酯(3-HMP)加氢制1,3-PDO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3-HMP转化率为91.8%,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5.2%和78.2%.这是在高液时空速(LHSV=0.10 h-1)的条件下取得的最佳结果.[结论] La的加入与Cu产生了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中Cu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了Cu+物种表面浓度,使活性Cu的比表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