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7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21.
CaSiO3∶Eu3+Bi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单斜晶系钙钛矿型CaSiO3结构的CaSiO3∶Eu3+Bi3+发光体.其激发光谱的峰位位于238,396,415,437和359 nm, 分别对应于Eu3+-O2-的电荷迁移带、Eu3+的7F0,1-5L6,7F0-5D3,7F1-5D3的跃迁谱线和Bi3+的1S0-3P1吸收峰.在359和395 nm波长的光激发下, Eu3+的5D0-7F2受迫电偶极跃迁峰的强度要比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峰强,表明Eu3+占据更多的是非反演中心格位.探讨了CaSiO3基质中Bi3+对Eu3+的能量传递和敏化作用,结果表明:Bi3+确实对Eu3+起到了敏化作用,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为共振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822.
通过去除培养液中生长因子和向培养液中加入响尾蛇毒两种方法诱导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中 用orthernblot方法检测被片处理细胞的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正常2的细胞和用去除生长因子诱导亡垢细胞中未检测到bcl-2基因的表达,而在10μg/ml的蛇毒诱导细胞凋亡6h后bcl-2基因表达增加,并且其mRNA剪接为两条首次发现bcl-2基因在蛇毒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表达增加和剪接  相似文献   
823.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与实用检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馆藏布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布局”与实用检索的新概念,分析了“功能布局”使广大读者在短时间内精确找到所需资料的含义、特点及对图书馆各方面管理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24.
针对类水滑石因层板存在较强静电作用,难以实现有效剥离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的“记忆效应”实现乙酸铵对自组装镁铝类水滑石的插层预处理,再通过高温加热使层间有机组分挥发来制备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主要考察了过程因素对剥离效果的影响,借助XRD、TEM、AF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剥离前后样品进行表征,比较研究了类水滑石剥离前后样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镁铝类水滑石在450℃下分解为MgO和Al2O3后,将上述混合金属氧化物按3 g/L的投加量投入500 mL、浓度为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中,搅拌剥离12 h后,在200℃下焙烧30 min后可获得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该纳米片粒度小、分散性好,在水中可实现重组而具有类水滑石的特征衍射峰。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未剥离类水滑石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而剥离态类水滑石纳米片对Cd(Ⅱ)的吸附性能较剥离前明显提高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25.
信彦辉 《河南科技》2022,(14):47-50
本研究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成型工艺,将芳纶/聚酯纤维混合编织物卷绕到模具中,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用环氧树脂体系对编织物进行浸渍,经高温固化后制得芳纶绝缘拉杆,并对该绝缘拉杆管材和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检测,利用工业CT对其微观结构进行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芳纶绝缘拉杆内部结构密实,树脂浸渍充分,界面结合性、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良好,完全满足252 kV GIS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26.
827.
828.
锂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金属,是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随着全球电气化的普及和可控核聚变的发展,锂的消费量在近十年有了明显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其需求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虽然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很多从废旧材料中回收锂的研究,但受限于目前市场上锂的总流通量,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仍然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首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的技术进展。以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为主要锂资源,对现有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锂辉石的转型-熟化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提锂工艺,然而大量能源和硫酸的消耗仍无法避免。少数企业选择锂云母作为工业生产提锂的原料,但未考虑高价值的铷和铯的综合利用。针对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大量研究仅局限于实验室规模,真正落地投产的很少。上述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同时也应着力于开发新兴技术应用于从自然资源中提取锂。本文为未来自然资源提锂工艺的研究、开发、优化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9.
为研究玻璃纤维-混凝土复合管的振动特性,分析了该管的结构,建立了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形成了该管的单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继而对该管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管道在流固耦合状态下,形变大于自由状态时的形变,固有频率会有所降低,管道因振动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大幅提升;而谐响应分析结果更清晰地证明了管道在低阶振动模态容易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830.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商品化陶瓷微孔膜基底依次涂覆γ-Al2O3和介孔二氧化硅层,通过使HKUST-1在介孔硅表面可控结晶,制备了一种HKUST-1复合陶瓷纳滤膜,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反应温度、前驱体溶液物质配比、反应时间、前驱体溶液浓度进行优化,研究了复合陶瓷纳滤膜对小分子有机染料去除性能的影响.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污染物,对复合陶瓷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0.34 mol·L-1Cu(NO3)2与0.14 mol·L-1 H3BTC在100℃下反应12 h,制备的复合陶瓷纳滤膜对亚甲基蓝、甲基橙、铬黑T、罗丹明B、酸性品红、刚果红的去除率为20%~99%,通量为17.2~39.8 L·m-2·h-1.复合陶瓷纳滤膜的通量恢复率为61.8%,通量下降率为60%,表现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