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细胞培养技术在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工程菌株”的培养、固定化增殖细胞的培养及具有分离装置的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2.
分别对以液态烷烃和全氟化碳为氧载体的双液相发酵系统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氧载体强化氧传递的机理。通过对该系统在机械搅拌罐中有关性能的测定,探讨了操作变量与氧传递速率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系统中加入氧载体,可提高K_(L)a值30%以上。  相似文献   
23.
衣康酸的性质、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述了衣康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方法、衣康酸及其部分衍生物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几种发酵法生产衣康酸的工艺过程和衣康酸及其衍生物在高效除臭剂、丙烯乳胶、碳纤维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以TG—3菌为亲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的复合诱变,定向选育抗单氟乙酸、耐高糖、耐高谷氨酸、以谷氨酸为唯一碳源不长和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生长良好的突变株,选育出TG—866谷氨酸高产菌.在实验室的摇瓶试验中,连续4批达到平均产酸8.37%,平均转化率55.1%。在500L发酵罐上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取得了连续5批产酸7.5%以上,转化率50%以上的成绩。  相似文献   
25.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R2是由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U21经诱变处理而获得的突变菌株。GR2菌株具有比出发株CU21高的最高生长温度;嗜热性α-淀粉酶的得率增加;并且不利用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性质。在连续培养中,GR2菌株的嗜热性α-淀粉酶得率随稀释率的增加或随培养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克隆株GR2(PAT9)与GR2(PATHP9)的嗜热性α-淀粉酶得率比宿主CR2的嗜热性α-淀粉酶的得率高10倍。质粒PATHP9是由质粒PAT9经小型化后得到的。连续培养的结果表明,质粒小型化后,单位菌体的质粒的复制数增加,但基因表达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气升环流式氧载体生化反应器的气含率、混合时间和容积氧传递系数等特性,实验是在该反应器的空气——氧载体——水系统中进行,由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反应器的回归方程,并利用该反应器进行酵母培养。结果表明,加正十二烷3%与对照相比,kLa值提高50%以上,酵母得率提高30%以上,能耗降低20%。  相似文献   
27.
以液态烷烃为油相对双液相发酵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积溶氧系数K_La及油相与水相理化性质的测定,对油相的加入提高发酵能力作了初步解释,并通过青霉素发酵,初步确定了油相体积分数为0.02L/L时可提高青霉素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8.
从15份土样中筛选出一株产碱性淀粉酶的耐碱性芽孢杆菌9-A2,经菌学鉴定为耐碱性巨大芽孢杆菌。9-A2菌株可在pH1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在pH9~10条件下产生较高的碱性淀粉酶。碱性淀粉酶在pH6~11范围内比较稳定,酶反应的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29.
比较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在对样品进行快速洗涤和淬灭后,分别采用冷甲醇法和甲醇/氯仿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并考察了样品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提取到的代谢物种类和丰度角度,冷甲醇法的提取效果要优于甲醇/氯仿法,且采用50,mg样品量的提取效果较佳.通过本方法,在发状念珠蓝细菌中共检测到46种代谢物,包括19种有机酸、1种无机酸、13种氨基酸、4种胺类、4种醇类和5种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发菜(Nostocflagelliforme)伴生菌对其生理代谢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发菜的生长体系以及发菜与伴生菌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平板划线法从发菜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出11株伴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 To F-MS)鉴定伴生菌产生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分子(AHLs)种类.通过质谱图可知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sp.)ABNF-1产生C12-HSL,根瘤菌属(Rhizobiumsp.)ABNF-4产生C6-HSL、C10-HSL、C12-HSL,戈登氏菌属(Gordoniasp.)ABNF-9产生C6-HSL、C10-HSL,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balearicasp.)ABNF-10产生C10-HSL、C12-HSL.对发菜AHLs产生菌共培养的代谢产物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PCA-X)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的评分都呈现明显的离散现象,表明共培养组的代谢产物发生了变化,发菜的脂肪酸代谢和碳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外源添加AHLs发现,当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浓度为5μmol/L以上时,AHLs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