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142篇
教育与普及   1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1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82.
为了避免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点的缺陷,利用最大最小距离的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点.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比,所提聚类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分割的胼胝体图像边缘信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83.
综合考虑液膜空化及质量守恒边界条件,构建了轴面微菱形织构油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膜压分布和微菱形孔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微菱形孔所引起的动压效应可使膜压场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可靠性、润滑特性和泵汲效应;通过改变结构可控制泵吸方向、稳定液膜和减小摩擦。为提高稳定性和泵汲效应,并降低泄漏和磨损,选用半轴比γ=0.4~0.6、孔深h1=1.5~4.5μm和微孔旋转角α=40°~50°轴面微菱形孔织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4.
以葛根素为配体,以稀土金属为中心,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IR)表征.其中采用正交试验对葛根素-钕配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采用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葛根素-钕配合物对造模后2~48 h大鼠踝关节肿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得到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其中葛根素与氯化钕配合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p H=7,葛根素∶氯化钕物质量的比为3∶1,温度为80℃,此时产率为67.78%;IR结果表明,葛根素与稀土金属发生配位的是分子中的酚羟和羰基氧原子.葛根素-钕配合物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优于葛根素.  相似文献   
85.
中文关系抽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数据杂乱繁多的今天,信息抽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关系抽取作为信息抽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在对关系抽取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近五年里关系抽取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思路.根据关系抽取中所采用的不同技术,对比分析了他们在模型思路及技术实现上的异同,同时对优势和劣势比较了分析.最后,对关系抽取任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解决思路,旨在为关系抽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效的说明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
渤海南部垦利10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埋藏深,以薄互沉积为主,地震资料品质差,使用传统方法难以优选出一种井震吻合率高于60%、预测精度高于60%的属性。为此,在开展地震储层预测之前,首先进行地质沉积研究,在沉积相带、沉积模式约束下进行区带划分,然后在单区带内再开展地震地质一体化储层预测。研究强调沉积相带、沉积模式的主导作用,注重储层结构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最终形成一种复杂薄互沉积储层预测方法。利用新钻开发井验证,储层预测精度高达70%,有效指导了该油田开发井实施及滚动评价,同时也为其他地质油藏条件、地震资料品质、埋深相似的油田储层预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7.
北京常见绿化植物生态调节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世纪坛绿地为研究点,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16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叶片光合、蒸腾速率,结合植物绿量,估算常见绿化植物的生态调节服务.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以双峰变化趋势居多,第1个峰值出现在09:00—11:00,第2个峰值出现15:00—17:00;植物叶片日固碳量为1.80~8.73g·m~(-2)·d~(-1),释氧量为1.31~6.35g·m~(-2)·d~(-1),释水量为1.53~4.80kg·m~(-2)·d~(-1),蒸腾吸热量为3.71~11.59 MJ·m~(-2)·d~(-1),降温值为0.25~0.77℃;单株植物的固碳量为21.97~1 550.64g·d~(-1),释氧量为15.98~1 127.74g·d~(-1),释水量为9.48~877.08kg·d~(-1),蒸腾吸热量为23.03~2 116.26 MkJ·d~(-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阔叶乔木国槐、毛白杨和垂柳单株尺度的生态调节服务最强,在北京绿地绿化中可优选以上阔叶乔木,灌木植物连翘和针叶乔木油松有较高的生态调节服务,也是绿化植物的优选品种,草本早熟禾单株水平生态调节服务最差,但通过大面积的铺设,可实现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大蒜植株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其植株生长特性、根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了大蒜植株的形态,使其叶片皱缩发黄,根长变短;胁迫处理下,大蒜的株高、假茎粗、最大叶长及地上部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胁迫7~35 d各生长指标变化幅度不大,干旱胁迫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对根系解剖结构的观察发现,胁迫使根部皮层薄壁细胞扭曲变形,部分细胞破裂,内皮层细胞及韧皮部体积减小;胁迫对叶片生理特性也存在显著影响。干旱处理降低了叶片含水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同时,胁迫通过"先促进合成后抑制累积"的方式调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总糖的代谢,从而响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89.
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烟气颗粒物排放测试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台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的燃煤电站机组,对其除尘单元的烟尘深度脱除能力及湿法脱硫单元的协同除尘能力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可显著降低烟尘排放水平.采用低低温电除尘、电袋复合、旋转电极及高频电源等技术对除尘单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为10.89~22.94 mg/m3,除尘效率均在99.86%以上,且工况变化时脱除效率稳定.应用托盘、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技术对湿法脱硫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测试期间WFGD系统出口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09,10.48,20.40 mg/m3,WFGD系统协同除尘效率分别为87.18%,85.52%,79.80%.相比改造前烟尘协同脱除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双塔双循环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能力显著高于单塔系统.  相似文献   
90.
"汽车人机工程学"是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结合学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培养理念及车辆工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基于WIKI交互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等现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参与式教学方式,建立"汽车人机工程学"WIKI教学平台、搭建汽车人机交互虚拟仿真实验课件开发平台。该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对"汽车人机工程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