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1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9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L形柱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有限元理论进行模拟试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FRP布粘贴层数对提高试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CFRP布粘贴层数越多,异形柱达到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变得越缓慢;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都具有提高作用。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受拉区的CFRP布粘贴能提高构件受拉区的抗拉能力,延缓受拉区钢筋过早发生屈服而引起整个试件的破坏,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102.
为使再生纤维和造纸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带碱半纤维素废液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传统高吸水树脂成本高、耐盐性差、凝胶强度低等问题,以半纤维素、部分中和的丙烯酸、膨润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引入聚乙烯醇(PVA),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聚乙烯醇改性半纤维素-g-丙烯酸/膨润土半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采用FTIR,TG和SEM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考察PVA的引入及其与黏土的协同作用对树脂网络结构和吸液、保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纤维素-g-丙烯酸/膨润土基础上引入适量的PVA,可以成功制得聚乙烯醇改性半纤维素-g-丙烯酸/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当PVA质量分数为3%时,树脂的吸水率和吸盐水率分别提高了40.6%和34.7%;改性后树脂的三维网络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表现出良好的吸液性能和保水性能。在纤维素综合利用中,利用半纤维素废碱液制备高吸水树脂,可以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3.
果蔬保鲜用相变蓄冷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适用于果蔬保鲜的蓄冷剂种类少、相变潜热小于300J/g及过冷现象等问题,对相变蓄冷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选择含合适温度调节剂的溶液,获得具有-6~-4℃相变温度且相变潜热较高的主储能剂;随后,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成核剂,抑制主储能剂的过冷问题;最后,对较佳配方的蓄冷剂进行了性能研究,首次得到了以苯甲酸钠为主的温度调节剂与水溶液组成的2种主储能剂BL-1和BL-2。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硅藻土成核剂,可得到相变温度在-6~-4℃、相变潜热均在300J/g以上且无过冷现象的2种低成本蓄冷剂,适用于冷藏温度在0~4℃的果蔬及其他温度敏感性产品的温控包装。所研制的相变蓄冷剂符合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要求,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对果蔬及其他温度敏感性产品的蓄冷需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解析硅藻土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能力,阐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试分析硅藻土吸附剂对溶液和蒸汽中所存在甲醛分子的吸附作用,考察对比蒸汽环境中甲醛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硅藻土的引入导致甲醛溶液浓度不降反升,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增长,与甲醛溶液初始浓度大致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对硅藻土的甲醛吸附能力影响显著,在相对湿度11%条件下,硅藻土的24 h甲醛吸附量达到最高值.结论溶液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分子并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附,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过程首先是水蒸气在样品表面的物理吸附,而甲醛分子则溶解于样品表面的外层吸附水中.  相似文献   
105.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其出湖泥沙变化过程影响着湖泊演变和江湖关系调整.基于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长时间序列的水文数据,利用百分位数、变差系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洞庭湖出湖泥沙在1951—2015年可分为1951—1970年、1971—2002年和2003—2015年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表现为下降趋势,2003—2015年年均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出湖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1951—1970年主要集中于3—12月,1971—2015年主要集中于3—8月,但2003—2015年输沙量峰值由1951—2002年的4月推迟至5月;出湖输沙量周期表现为44年和24年的全尺度周期震荡.从径流、水利工程建设和湖盆冲淤的角度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变化原因,发现:出湖径流是造成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主周期模式的重要原因;荆江裁弯工程是导致1971—2002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大幅减少的根本原因;随三峡工程运行,洞庭湖2003—2015年多年平均出湖输沙量相比于1971—2002年减少了30.1%;此外,洞庭湖湖盆由淤积转为冲刷,导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在2007年之后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6.
在5℃低温胁迫下,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5,1.0,1.5,2.0,2.5,3.0,3.5 mmol/L)处理菌草幼苗,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研究水杨酸对菌草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处理能显著影响菌草的POD活性、MDA和相对电导率,其中,用2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最显著,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用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丙二醛含量,用1.5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相对电导率。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用1.0 mmol/L至2 mmol/L水杨酸处理能提高菌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能提高菌草的抗冷能力。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棉纺开松机、梳棉小样机、并条小样机、粗纱小样机、细纱小样机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设备特点,比较它们的应用性,研究得到该套设备开松除杂较差,对纤维损伤严重,但对纤维的可纺性能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为纺织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进行试纺小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8.
对痛风立消化合物的制剂基质进行筛选,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该化合物制剂基质的最优处方。最优处方比例为:药料质量之比1∶10,壳聚糖5%,乙醇百分比25%。采用筛选后的最优处方制得的制剂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9.
微量元素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和有害微量元素。目前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铁(Fe)、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钼(Mo)、镍(Ni)、钒(V)、锡(Sn)、硅(Si)、硒(Se)、碘(I)、氟(F),共14种。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锶(Sr)、铷(Rb)、砷(As)及硼(B)。  相似文献   
110.
将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和植物激素茉莉酸通过一步法偶联到表面修饰氨基的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信号、磁响应性能和特异性标记植物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的多功能磁性荧光纳米探针. 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探针保持了CdTe量子点荧光性能,具有荧光强度高,适用体系的pH范围宽,抗光漂白性能好等优点. 磁响应及磁滞回线测试充分说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使用该探针对绿豆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进行成像,结果表明,该探针对茉莉酸受体具有选择性标记的功能,茉莉酸受体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体膜上. 该标记方法简单方便,能为茉莉酸信号转导研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