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RH-07-13)直接发酵生木薯粉生产富马酸。探讨了摇瓶发酵中,不同的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生产富马酸的影响,检测了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富马酸、葡萄糖、乙醇的变化以及发酵结束后的菌体生物量。结果表明,最佳的接种量为20%(体积分数),最佳的装液量为25mL/250mL。在此条件下,发酵168h,富马酸产量达49.88g/L,生物量达43.8g/L。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学科交叉不仅成为创新思想的源泉,更是大学创新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核。对于如何构建以促进学科交叉为基础的大学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3.
本文简述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在过程科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大规模培养细胞群体效应及复杂多相流场测试方法”、“绿色工业生物过程高效全局优化原理”、“生物转化过程优化新策略”、“生化反应过程直接放大新方法”、“工业发酵过程优化新方法”等5个方面介绍了973计划项目“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取得的重点进展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并提出了在工业生物技术过程科学研究方面未来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34.
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环保(尤其是CO2减排的迫切性)等因素,生物能源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能源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是生物柴油,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原料严重不足。微藻合成的油脂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生物柴油大宗原料,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能源领域及CO2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通过培养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路线在实验室虽已打通,但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生产成本太高且产业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这是制约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产业化的根本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优点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并从中提炼出8个方面亟待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5.
使用双氧水氧化法对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的深色生物柴油进行脱色。研究了双氧水用量、温度、反应时间等操作条件对深色生物柴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脱色前后生物柴油的一些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深色生物柴油中加入质量为油重15%的双氧水(质量分数30%),温度90℃,搅拌反应30min,脱色率可以达到82.2%。脱色处理后的生物柴油甲酯含量升高;酸值、水含量略有升高;甘油含量降低;密度、冷滤点、闪点等理化性质无明显变化。双氧水氧化法为一种可行的深色生物柴油脱色方法。  相似文献   
36.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葛根素、大豆甙和大豆苷元在β-环糊精配基键合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上的分离识别机理。分子模拟结果显示,β-环糊精与客体分子的结合能越大,β-环糊精与客体小分子的结合作用越大,形成的包合物相对越稳定,则在色谱分离中客体分子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因子越大,在洗脱顺序中表现为后洗脱出来。通过模拟计算β-环糊精与客体分子的结合能和氢键作用的大小,可以成功地预测客体小分子在β-环糊精配基整体柱上的保留行为和洗脱顺序。利用质量作用模型,通过改变色谱流动相中添加剂的浓度,证明了葛根素、大豆甙和大豆苷元在β-环糊精配基整体柱上的保留符合氢键和疏水作用共存的混合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37.
球形壳聚糖树脂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系统研究了球形交联壳聚糖树脂及分子印迹壳聚糖树脂对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树脂交联后,在酸中稳定性增强 ,可重复使用达10次,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分子印迹壳聚糖树脂对Ni2+、Zn2+、Cu2+等特定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比非分子印迹壳聚糖树脂提高了1倍左右;同时球形交联壳聚糖树脂与商用吸附树脂相比,两者对Ni2+与柠檬酸镍的吸附容量相当。  相似文献   
38.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从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5010m的底泥中共筛出八株可产脂肪酶的菌株,其中的两株生理生化特征极其相近的菌脂肪酶活性最高,并且对橄榄油平板产生荧光。对两株菌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产物序列,确定这两株菌均属于发光杆菌属,但是和该属的各种还有一定差异,对其分类地位的最后确定还需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其中D2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35℃左右,证明其脂肪酶为低温酶;最适作用pH值在7~9之间,最适pH值8。  相似文献   
39.
在生物催化中,很多的复杂反应都需要2个或者多个酶的级联反应催化得到,近几年多酶生物催化开始逐渐取代单酶和细胞发酵,成为酶工程发展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文对多酶催化剂的制备形式和原理及超分子酶在级联催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超分子酶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非定向的固定化技术和定向的基因融合技术、纤维小体支架技术和DNA支架技术等。  相似文献   
40.
以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残留为例,构建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法(ic-ELAA),就ic-ELAA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选择2 μg/mL四环素-牛血清蛋白在10 mmol/L Tris-HCl(pH 8.0)中过夜包被,次日用0.5 g/mL酪蛋白封闭1 h,竞争反应后用6 μg/mL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颜色反应放大竞争效果,最后采用450 nm和630 nm双波长读数,可得到灵敏度为0.035 ng/mL的竞争曲线。同时,根据长期实验经验,提出其他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