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交互式数据迁移系统及其相似检测效率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证数据迁移后新系统的数据质量,把数据清理应用于数据迁移之中,提出一种集成数据清理的交互式数据迁移系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为了提高该系统中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效率,在相似重复记录检测中采用长度过滤等方法优化相似检测算法,避免了不必要的编辑距离计算,从而提高了整个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速度.此外,构造了合适的实验环境,作了大量的检测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长度过滤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2.
全新世东亚季风变化的百年尺度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区中部的PC-6孔进行了AMS14C年龄测试和粒度分析,综合该孔的岩性、颜色、沉积构造以及沉积物垂向上的叠加方式等特征,将该孔以450cm和540cm为界分为3段,其中上段(450cm以上)以灰褐色、灰色粘土质粉砂为主,岩性较均一,测年表明其形成于近7.64ka以来,此期间海平面变化只有约3 ̄4m,对应的沉积动力条件与沉积环境应该与现今基本一致,为海侵结束后高海平面以来主要受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通过计算PC-6孔450cm以上225个样品陆源碎屑组分中每个粒级组分标准偏差随粒级组分的变化,分离出对沉积环境敏感的粒级约为6μm和56μm,2个粒度组分的分界线约在28μm。细粒组分(<28μm)为东海冬季沿岸流携带悬浮体所沉积,而>28μm粗粒组分对应的沉积动力条件为波浪。本文采用28μm以下的细粒级组分的平均粒径作为替代指标,来揭示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周期。使用功率谱分析软件REDFIT35对<28μm组分的平均粒径进行分析,PC-6孔揭示出70 ̄72、78、89、102、112、123、154a等百年尺度的强周期信号。与世界其它地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全新世东亚季风的变化在百年尺度以Gleissberg周期和约70a的周期为主,且它们都是太阳辐射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与南海贯穿流的相互调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风应力估算和海洋同化数据的分析都表明,印度尼西亚贯穿流与南海(吕宋海峡)贯穿流的年际变化呈反位相,其主要原因是赤道太平洋风场异常强迫.在E1 Nino期间,赤道太平洋的西风异常会使北赤道流增强,其分叉点向北移动;北赤道流对黑潮和棉兰老流的体积输送分配产生变化,黑潮减弱,棉兰老流增强.两支环流的变化会导致在吕宋海峡和苏拉威西-棉兰老通道处出现入隙/跨隙(undershooting/overshooting)现象,即黑潮减弱会导致从太平洋进入南海的水体增加,而棉兰老流增强会导致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水体的减少.La Nina期间,情况与之相反.因此,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和吕宋海峡贯穿流的年际变化关系具有深刻的海洋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提出社会经济形态可作为一个复函数看待,其自变量是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与复函数对应的两个实函数分别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社会经济形态的稳定是指该形态能不能延续下去,其变动是否“处处可微”。本文认为复函数是否具有解析性的准则——CauchyRiemann条件恰恰可充当判断社会经济形态是否稳定的准则,并提出历史事实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25.
猫儿山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猫儿山南方铁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南方铁杉种群在森林群落中繁殖能力约在100年前开始严重衰退,现存个体大小级结构中体现了由增长型变化为衰退型的过程;整个南方铁杉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但不同大小级的水平分布格局呈现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规律,猫儿山南方铁杉种群自然繁殖能力已不足以维持种群的更新,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寻找种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GIS技术在交通应急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对基于GIS的交通应急保障系统的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交通应急保障系统软件结构及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7.
28.
29.
在作者业已提出的“经济动力学基本微分方程”基础上,利用变分手段来确定最佳经济发展速度;以线化模式;作社会惯量变化地前提,获得经济最佳发展速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0.
本文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取样,计测花坪银杉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在样地中的重要值,并通过重要值计测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①花坪银杉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物种的重要值都比较集中,优势物种明显(银杉为47.92,变色杜鹃为63.93)。②银杉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均比较大,物种对群落中各种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充分。③银杉群落各主要木本植物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低,种群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不高;银杉群落中各主要木本间生态位重叠值低,各物种间利用生态资源能力差别大,生活型相似性低。④银杉群落目前处于顶级群落、物种间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种群更新非常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