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H4-CO2两步法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担载Pd,Rh的催化剂在等温条件下采用CH4-CO2两步法直接合成乙酸的反应性能,利用IC,FTIR和XRD对反应产物及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周期性的切换CH4和CO2反应气体可以克服热力学限制,而且催化剂没有积碳现象;反应温度为250℃时,Pd/Ti02和Rh/Ti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2.
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创造美好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化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低碳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能源发展也已进入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低碳能源技术是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而实现碳中性的技术,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国际贸易和技术竞争的焦点,其主体是低碳能源技术.在我国,面临着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是高碳性的,今后几十年也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为保障我国合理性的发展空间,应理智、慎重看待低碳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两者概念上虽有差异,但工作方向一致.作者通过分析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特点,认为在我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势在必行.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能源技术涵盖了从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以及节能等领域.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实质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利用,特别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发展低碳能源技术重点在于煤炭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城市化率的日益增大和城市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低碳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展示城市美好未来的前景,提供实现城市美好未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3.
有这样的两个数学题,在解题过程中各书都应用△>0,摘录于下:1、方程x~2-2x+lg(2a~2-a)=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求实数a的范围.解 因方程有二不等实根,所以△=(-2)~2-4lg(2a~2-a)>0.再由根与系数关系,得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34.
用装有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的高温高压差热分析装置在773~1273K的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氧化钙对平朔烟煤三种基本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稳定组和丝质组)分别与CO_2和水蒸气进行气化反应的影响。CO_2的反应压力和水蒸气的反应分压分别为1.0MPa和10KPa,升温速率均为10K/min.反应性测定和气化动力学数据处理结果发现,CaO对显微组分的气化有催化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CO_2气化中更明显;显微组分的类型和气化反应气氛决定CaO的最佳添加量。对试样气化后残渣的电子探针能谱测定表明,CaO在显微组分的气化过程中具有固硫能力,这种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稳定组、镜质组和丝质组,而且在水蒸气气化中的固硫作用更显著。扫描电镜对残渣的观察表明,CaO对显微组分在气化中的灰团聚具有阻抑作用,其机理与对显微组分气化的催化作用机理相似。用于煤/煤焦加压气化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显微组分的气化和催化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5.
36.
煤半焦吸附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半焦对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吸附情况。分别选取氨和甲醛作为被吸附物质,用称重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半焦的吸附量进行了测定。并且依据实验结果,详细讨论了热解温度和化学处理过程对半焦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解温度下产生的半焦吸附性不同,较高的热解温度下生成的半焦可以吸附更多的甲醛;表面的化学处理也可以影响半焦的吸附性,表面酸性处理后,半焦对甲醛的吸附量明显减少。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半焦比表面积的大小不是决定吸附量的唯一因素。半焦对氨和甲醛的吸附过程与半焦表面酸式和碱式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使煤的挥发释放,挥发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发生作用,最后裂解形成乙炔。活性粒子直接与煤粒作用难以发生煤的直接裂解。  相似文献   
38.
近几十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在积极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运动中,对传统的欧氏几何作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但至今仍然争论很大,还没得出什么肯定的结论.不可否认在传统的欧氏体系的几何中,确实存在着不少脱离实际、内容繁琐的结论和证明,应该删掉.可是不少内容在现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很大的应用,而且通过必要的严密的推理论证,确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认为现在的教  相似文献   
39.
1、一个等式的证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三角》P1578T:证明:tg6°tg42°tg66°tg78°=1也就是薛德炯、吴载耀编译的《题条中心·三角法辞典》P188的1183题,原解为:  相似文献   
40.
IPPA/AA/AM三元共聚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烯膦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合成了异丙烯膦酸-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探讨了共聚物质量浓度、钙离子质量深度、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硫酸钙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三元共聚物对硫酸钙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