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澳大利亚HPS/STS教学和研究的窗口:访问墨尔本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HPS/STS教学和研究的窗口──访问墨尔本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诸大建1994年9月至95年6月笔者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访问学习,在与该系前任系主任、现任墨大文学院院长霍默·拉·格兰特(HomerLeGrand)教授从事... 相似文献
4.
一位研究地球构造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整个地球一度被深达30英里的熔岩海洋所覆盖。 1981年5月26日,加州理工学院的Don L.Anderson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上,概略地介绍了这个理论,它被说成是一种完全背离公认的地球早期历史观的理论。该联合会的春季年会于5月25日在会议中心开幕,数百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议题广泛——从对伊利诺斯州一个1英里深的洞所作的一些研究到太空 相似文献
5.
哲人科学家研究问答——李醒民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醒民,男,1945年10月生于陕西户县。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出版专著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两极张力论·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科学的革命》、《理性的沉思)、《人类精神的又一峰巅——爱因斯坦科学和哲学思想探微》等9部,另有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不时传来地洼学说创立者、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出国讲学、受到海外学人敬慕的消息—— 1980年7月,陈国达应邀去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讲学,随后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巴黎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在会上宣读地洼学说论文,引起与会者很大的兴趣; 1981年秋冬间,应国际性学术刊物《全球构造与成矿学》主编、美洲大学库蒂纳(J.Ku-tina)等几位教授联名邀请,到美国九所大学、四个科研机构讲授地洼学说,受到赞誉; 1982年秋,作为中苏科学交往中断20多年之后第一个受到邀请的中国科学家,到苏联讲 相似文献
7.
8.
环境革命时代与生活方式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大建 《科技导报(北京)》2000,14(11):28-31
当前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向着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方向推进 ,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跨世纪话题。然而 ,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或谓之为不同的绿色程度。“浅绿色”的环境观念 ,关注各类环境问题发生后的事后处理(当前对于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属于此列) ,较少涉及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生存方式的问题 ;“深绿色”的环境观念 ,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症结藏于现今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强调从机制上去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后者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第二次环境运动(第一次环境运动是60~70年… 相似文献
9.
诸大建 《科技导报(北京)》2000,(3):47-50
世纪之交,随着上海的发展从基本建设为主转向功能开发为主,“建管并举、加强管理”已经成为上海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讨论、界定和辨析,分析上海当前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上海21世纪的城市管理战略提出对策和建议。一、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当前,人们对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内涵和内容,存在一系列模糊的理解,这对于开展系统的城市管理工作是不利的。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城市管理的文献以及总结实践方面的经验,可以对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内容提出下列基本认识。1.… 相似文献
10.
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普的战略性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大建 《科技导报(北京)》2001,(11):6-9
在当前要求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一片呼声中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我国的科学普及不应该仅仅普及科学知识 ,更应该增强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笔者进一步认为 ,科学普及应该从以往唯科学、唯技术的导向走向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志向 ,重点传播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有整合意义的科学文化 ,从而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此 ,围绕新世纪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文化的3个基本问题 ,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作用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文化 ,是中国新世纪推进公众理解科学首先需要辩明的问题。多年来在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