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本文使用函数的乘除和复合运算的方法来构造成一类在规划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函数类——伪凸(伪凹)函数类。  相似文献   
143.
“大豆根瘤菌剂在中国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3月14-18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这次国际会议是欧盟资助的科技合作项目,参加者共24人,有英国约克大学Jane Thomas-Oates教授(项目协调人)等2人,荷兰莱登大学Herman Spaink教授等3人,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Jose Enrique Ruiz Sainz教授等9人,中国农业大学杨苏声教授(会议承办人)等2人,华中农业大学周俊初教授,沈阳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陈锡时教授,山两省农科院史清亮研究员,黑龙江省农科院于白双研究员,黑龙江绿丰生物有限肥料公司郭春景教授等2人,武汉Kernel生物技术公司工程师袁钢和四川省土肥试验站胡蕾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4.
王申声  姚雪软 《河南科学》1995,13(4):378-381
在微机过程控制系统中,充分利用其硬件及软件优势,采取设置监控定时器、超时判断、中断互检等措施,加强软件坚固性,避免“飞程序”或程序陷入“死循环”。  相似文献   
145.
汉字编码的瓶颈问题是汉字拆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6.
147.
对茯苓菌株HD06-10 进行液体发酵培养,采用醇沉法从其发酵液中提取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用DEAE-32 纤维素和SephadesG-200 对 CMP 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主要组分PG.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组分PG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PG为多糖纯品,未检测出核酸、蛋白质等杂质,仅由羧甲基葡萄糖组成. PG 是β构型的葡聚糖,糖环为吡喃型,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β (1→3)及β (1→6),分子量大约为4.2×104Da.  相似文献   
148.
今年元月八日是遗传学的伟大先驱孟德尔(Mendel,1822~1884)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在孟德尔逝世后的一百年时间里,遗传学从诞生到蓬勃发展,今天已经是生机勃勃,奇葩竞放,令人目不暇接。荣获198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1902~)所发现的“转座因子”(transposition elements),更是现代遗传学花园中的一朵光采夺目的鲜花。  相似文献   
149.
碳载铂电极在甲酸氧化中的电催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碳载铂电极在甲酸氧化中电催化特性的研究,证明在玻碳表面镀铂黑制备高活性、低成本、新型实用型电催化剂的方法是成功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酸在碳载铂电极上电催化氧化是按双途径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建筑条形地基下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加筋褥垫层的现场试验,对桩顶、桩间土应力、三向土工格栅应变等项目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在桩土应力比、三向土工格栅应变随建设高度的变化过程线。通过现场试验表明,建筑条形地基下加筋褥垫层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中,在不同位置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桩间土的变化趋势也有不同,在柱下、条形基础交接处中心达到最大值。通过柔性位移计对土工格栅的变形进行量测,得到土工格栅在纵向、横向、斜向的应变变化过程线,试验表明:不同位置的土工格栅的应变变化过程线差异较大,在柱下、条形基础交接处中心达到最大值。同一位置的3个不同方向应变变化过程线也有差异,柱下条形基础交接中心处斜向肋条受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