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雨果作品自清末榆入中国,介绍最多的是小说,其次是戏剧,它们受到知识界和广大读的欢迎。评论界对雨果作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是雨果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我国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够重视,译介的作品数量少,且为短小的寓言、童话等类作品;对外国文学的评论介绍也很少见到。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的排斥;二是时代条件的制约。直到维新运动兴起,译介外国文学才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对其表现方法有所肯定。他翻译过一些象征主义色彩浓厚的作品,并在创作中吸取过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但鲁迅并不是现代派文学的信奉者,他赞赏的仍然是写实倾向明显、现实意义较强及艺术上有所创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伊索寓言是最早翻译到我国的西方文学作品。早在明天启五年(1025年),法国耶酥会传教士金尼阁与中国人张赓合作,便翻译了伊索寓言的一部分出版,中译本取名《况义》,共收寓言22则,由金尼阁口译,张赓笔述。此后很长时间内,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是我国介绍的第一位西方戏剧家。他的作品清末便输入中国,“五四”以后译介种类更多,影响也日益扩大。莎剧很早就搬上了中国戏剧舞台。建国后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被译成中文出版,莎剧的演出更为普遍,莎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就。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有力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对美国文学予以关注。他对爱伦·坡、马克·吐温、杰克·伦敦、辛克莱等人评价较高,并与一些美国作家结下了深厚友谊。鲁迅对美国文学的历史与现状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的创作也曾受到美国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论述鲁迅与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关系。叙述了鲁迅从二、三十年代译介和评价契诃夫的作品,到鲁迅早期创作受契诃诃夫影响的情况;比较了两位作家在创作及艺术表现形式中相类似的东西,指出鲁迅早期的创作虽受契诃夫作品的影响,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师承关系,但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战斗性远远超出了契诃夫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初,鲁迅的文学创作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注意。各国汉学家发表了不少有关鲁迅的论著,鲁迅研究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各国人民之所以重视鲁迅,并对鲁迅予以高度评价,是因为他们把鲁迅看作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国外也有一些人出于政治偏见,漠视鲁迅的伟大贡献,但他们的错误观点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王鲁彦受鲁迅影响,重视译介俄国和东欧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他认为弱小国家与中国有相似的国情,译介其文学对中国有着特殊意义。王鲁彦的创作深受外国文学影响,他将本民族的地方色彩与外来文学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艺术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作品自清末开始传入中国.很快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五四”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都有了中译本。数十年来,我国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始终十分重视。托翁的小说以其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批判.赢得了中国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许多中国作家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了不少思想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