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于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MFI型分子筛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模板剂二氧化硅溶胶为前驱体,用二次生长法在已浸渍分子筛种子层的α-氧化铝支撑体上制备MFI型分子筛膜,采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体渗透实验表征分子筛膜的性能,研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二甲苯异构体在氧化铝支撑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50℃和10 h下,二甲苯异构体单组分的渗透汽化通量按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顺序依次减小;单组分的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分离因子可分别达到67和46,双组分的分别可达到29和42;单组分的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通量分别为7.41×10-4和0.11×10-4mol/(m2.s);双组分混合物中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通量分别为3.58×10-4和0.086×10-4mol/(m2.s).说明此分子筛膜适于渗透汽化分离二甲苯异构体.  相似文献   
12.
钙钛矿型透氧膜的非化学计量平衡关系与氧分压和温度有关,并对其应用起决定作用.文中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0.1Sr0.9Co0.9Fe0.1O3-δ,并利用TG/DSC、XRD、SEM等方法对La0.1Sr0.9Co0.9Fe0.1O3-δ粉体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温度在923~1 223K、压力在0.101~1.01×105Pa之间变化时,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得La0.1Sr0.9Co0.9Fe0.1O3-δ的非化学计量值在0.33~0.51之间.文中还利用简化的半经验公式对非化学计量值δ进行了计算,发现半经验公式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拟合,由此得到了一个氧渗透通量的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La0.1Sr0.9Co0.9Fe0.1O3-δ膜的氧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13.
锆酸锂的制备、表征及吸附CO2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Li2ZrO3的稳定性及吸附速率,采用柠檬酸-乙二醇络合法,以硝酸锂、硝酸氧锆为原料制备了纯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分析了前躯体的热分解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对Li2ZrO3的前驱体及Li2ZrO3晶体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其四方晶粒...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EDTA-CA)络合法,以硝酸锂、硝酸锰为原料制备了正尖晶石型LiMn2O4超细粉末晶体,采用FTIR、TG-DSC、XRD、SEM、TEM和BET等手段对LiMn2O4的前驱体及LiMn2O4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Li/Mn摩尔比为0.6、(Mn Li)/(EDTA CA)摩尔比为0.5时,在600℃下煅烧4 h,制备出的LiMn2O4粉末为正尖晶石型,其BET比表面积为7.994 8m2/g,粒径小至40 nm,有轻微团聚.LiMn2O4脱嵌后对Li 的最大吸附容量达5.3mmol/g.  相似文献   
15.
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eO2颗粒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相沉淀法,以Ce(NO3)4为起始原料制得了一种具萤石立方相结构、BET比表面积为101 m2/g的CeO2超细颗粒.同时采用XRD、DSC/TGA、TEM和BET表面测定法对样品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颗粒具有较大的晶格参数,说明颗粒较小;DSC/TGA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颗粒失重为16.84%,由此可推断CeO2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eO2·2H2O;从TEM测试结果来看,均相沉淀法制备的CeO2颗粒平均直径为10nm,颗粒为球状.将所制得的CeO2颗粒用来制备溶胶,其最大质量浓度可达170g/L,稳定期可达4周以上且无任何沉淀.  相似文献   
16.
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相变储热微胶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助剂异氰酸酯等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混合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的各项性能均优于采用单一阴离子乳化剂所制得的微胶囊;助剂异氰酸酯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微胶囊的相变潜热;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包裹完全,表面光洁,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4μm,相变潜热达176.5 J/g.  相似文献   
17.
在无模板、无催化剂、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nIn2S4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反应时间对ZnIn2S4催化剂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In2S4微球由大量的纳米薄片组成,呈现出花瓣状结构;缩短合成反应时间导致ZnIn2S4晶粒变大,同时样品的稳定性增加,产氢速率增大;ZnIn2S4的催化性能随着合成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合成反应时间为1 h时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佳的光催化制氢活性,产氢率达745.8μmol/(h.g).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铝无机膜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无机膜的工艺过程,确定了作为胶溶剂的酸及其用量以及胶溶温度;还研究了膜厚与浸渍时间和粘度等的关系以及对比不同焙烧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铝膜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惰性物质为示踪剂,采用扰动-应答技术测定了固定床的轴向返混系数与传质系数。静态法测定了木糖-山梨糖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相平衡关系为线性;同时从时间域法处理实验数据的结果看出,随着流动相的流速加大,轴向扩散系数和时间总传质系数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20.
锌掺杂对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和锌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红外吸收峰进一步分裂;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掺锌后粒子表面对水的吸附能力增强;X射线衍射分析和Scherrer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iO2粒子半径增长加速,其结果与电子扫描显微镜和BET比表面积表征结果一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掺锌2%(质量分数)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在530℃焙烧后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