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我讲一下转基因生物的一些概念。什么叫转基因生物?在联合国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上,他们一般称做“改性活生物体“。就是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或者简称叫LMOs,或者叫“遗传饰变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这个名称。他们讲LMOs或者GMOs是什么呢?就是指凭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  相似文献   
32.
传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实地勘察,全面论述了布依族多元文化状态下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3.
刀耕火种作为一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国内外被诸多民族作为普遍的土地利用方式.但是随着人口规模的逐渐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变迁.这些变化看似只是简单的形式变化,实则符合一定的生态学原理,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34.
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的物种扩散和生态位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落构建的驱动力(随机过程与确定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作用受森林功能发育过程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两者随群落功能发育过程发生的特点.次生林功能发育阶段多样,具有检测发育过程中群落构建驱动力变化的优势.本研究利用20 hm2暖温带次生林样地基础调查数据检测了局域尺度上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群落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的发生特点,区分了2类过程对群落多样性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局域尺度上功能发育过程显著影响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对生态位分化过程的影响速率要快于物种扩散.在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生态位分化表现为稳定下降,而物种扩散则为前期不变,后期稳定下降.群落功能发育尺度上的物种扩散伴随了冠层稳定的骨架结构及分离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垂直分布上群落物种组成的匀质性,有利于物种共存.局域尺度上,物种扩散与生态位分化过程的交互效应是群落构建的主要动力,物种扩散作用要强于生态位分化过程.本研究暗示除了空间因子等的被动调节,中性与生态位过程对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也受群落功能发育阶段的影响,群落构建驱动力受群落自身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35.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2004年起,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第一阶段(2004~2009年)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编目和重点类型物种资源和重点地区的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评估了中国野生高等植物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受威胁现状,编制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等;第二阶段(2010~2011年)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确定的5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开展了对部分地区的试点示范调查,即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目的是通过示范调查取得经验,以便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示范调查包括横断山南段优先区内的云南滇西北地区18个县、大明山地区优先区内的桂西南石灰岩地区4个县和南岭地区优先区内的贵州黔东南地区4个县,以及对澜沧江、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以及北部湾(广西段和广东段)潮间带水生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仍然不清,物种分布数据信息缺失严重,新物种、中国新记录或省级新分布物种大量存在;同时,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与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建议进一步开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进行生物多样性综合性本底调查和编目,并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同时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持续的和稳定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民族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分析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特征、信息源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中的尺度问题.总结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分析在民族地区的景观格局与过程、景观动态与空间模拟、景观分类与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民族地区的景观生态研究应重视空问信息的处理和民族生态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37.
泸沽湖摩梭人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民族生物学的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以及人类学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对泸沽湖地区生态环境和摩梭人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摩梭人传统文化与泸沽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和婚姻家庭模式等方面,阐明摩梭人文化适应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摩梭人的母系制社会制度是其对泸沽湖特定的生态环境进行文化适应的结果.并提出为了保留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唯一保留的母系制社会群体以及保护泸沽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以黄河源头地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的遥感数据,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沿黄河两岸土地利用廊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果洛藏族自治州主要是以莎草、禾草、灌木灌丛等类型为主的资源土地利用,各种草地土地利用连接度较高.本文选用生态适宜性指标进行生态规划,分析了自治州六个县的生态环境适宜性,研究结果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乃至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利用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黎族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习惯法等方面,分别说明传统知识的内涵及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知识议题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的重要热点议题,在国内也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划分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的五个范畴,首次阐明传统知识的具体概念;进而介绍和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在传统知识议题方面的谈判进展;并针对中国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传统知识保护的战略、阶段目标和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