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类新的环型笼状化合物一五、(六)、七、八元瓜环的研究现状,归纳可能与瓜环相互作用的各种物质,小结和预测了瓜环在基础理论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C-H…π相互作用与[Co(pema)(amp)Cl]2+体系优势构型异构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赝势基组RHF/LANL2DZ的水平上对[Co(三元胺)(二元胺)Cl]型配合物-[Co(pema)(amp)Cl]2+及[Co(pema)(amp)OH]2+(pema=N-(2-吡啶基甲基)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体系的十个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四个经式异构体和六个面式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及基态能量计算,对于[Co(pema)(amp)Cl]2+体系,f2';f3;m3;m4四个异构体的基态能量比其他异构体低,其中f3为最低.在结构上,它们都含有C-H…π结构.而在合成实验中确实仅分离得到异构体f3.对于体系[Co(pema)(amp)OH]2+,基态能量较低者仍为f2';f3;m3;m4,但此时f3是其中最高者.利用平衡碱水解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四个异构体,结构解析证实,它们正是理论计算结果中体系能量较低的四个异构体f2',f3,m3和m4.这表明C-H…π相互作用在体系优势构型的形成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瓜环与香料吲哚的分子包结.实验表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吲哚分子进入瓜环的空腔,形成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分子胶囊;热力学研究表明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与瓜环空腔的疏水作用引起的焓变、熵变有关;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不同的瓜环增大客体或瓜环的初始浓度对体系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4.
利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测试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司帕沙星与八元瓜环体系的分析检测性能。研究表明,在司帕沙星溶液中加入八元瓜环,其还原峰电流显著降低,支持电解质为0.2 mol/L KH2PO4-Na2HPO4(pH6.80),富集时间90 s,扫描速率200 mV/s.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出八元瓜环与司帕沙星的包结比为2∶1,稳定常数为2.28×10^11(L2.mol-2).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体系在司帕沙星浓度为1.0×10-6~8.0×10-6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其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实际样品测量的回收率为98.7%-100.3%.  相似文献   
55.
本文在乙酰苯胺(g1)、乙酰乙酰苯胺(g2)稳定的pH范围内,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七、八瓜环与乙酰苯胺、乙酰乙酰苯胺的分子包结,实验表明七元瓜环与乙酰苯胺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八元瓜环与乙酰乙酰苯胺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并考察了体系pH值的影响.热力学研究表明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与瓜环空腔的疏水作用引起的熵变、焓变有关.  相似文献   
56.
利用1H NMR及二维核磁共振谱NOESY和ROESY,对八元瓜环(Q[8])与N-苄基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盐(M)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两者形成包结比为1∶2的主客体配合物,两个客体分子的苯环部分进入瓜环的腔内,而六次甲基四胺部分处于瓜环的两个端口。  相似文献   
57.
六元瓜环与[Zn(H2O)6]2+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六元瓜环(Q[6])与[Zn(H2O)6]2 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在该化合物结构中,每一个六元瓜环分子包结了一个1,4二氧六烷分子,与瓜环两端的锌水合离子形成一个分子胶囊结构,并通过锌离子上的配位水分子分别与相邻两瓜环端口的羰基氧原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制备得的六元瓜环(Q[6])与D,L-色氨酸(Try)包结配合物晶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主客体间通过氢键作用、离子-偶极作用形成配合物,位于配合物间的水分子将其连接成超分子链,并呈有规律的层状排列,层与层之间分布着Try分子与大量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烟酸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有机配体1-(3-吡啶基)丁烷-1,3-二酮,再同Cd(N03)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双核镉配合物.采用1H NMR、UV-vis、FrIR等技术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经X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a=15.666(5),b=7.701(2),...  相似文献   
60.
一类新型环型笼状化合物一瓜环的合成分离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一类新型环型笼状化合物一瓜环的合成及分离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