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1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4篇 |
丛书文集 | 78篇 |
教育与普及 | 4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2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1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空冷技术能够在电站冷端利用空气完成换热冷却,相比湿冷技术在节水、降耗、减排及降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系统设计与运行优化的角度出发,综述了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两大类空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设计优化方面,换热器(凝汽器和散热器)的流动换热特性已获得广泛研究,相关优化一般从几何结构、位置布局等角度开展,然而目前凝汽器研究对象多局限于翅片管,针对管束整体的优化研究比较缺乏,散热器研究则需更全面地考虑几何参数的影响等;另外,由于风机(群)直接决定凝汽器的进气流量,其气动特性和集群效应研究成为重点,目前已形成多种分区方法和运行控制策略实施调优,但优化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研究还有待深入。运行优化方面,为了削弱环境效应对空冷系统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加装导流板等改善流场以扩展风的正向效应、开发控制预测模型进行防冻调控或设计防冻装置优化传热、设计开发各类清洗系统进行除垢等。当前研究在换热器设计优化的精度、广度和各类环境效应作用机理方面仍有进步空间,未来研究方向还包括新能源电站应用空冷的适应性分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换热器设计、性能预测等。 相似文献
283.
青海玉树多目涡虫精巢组织结构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连续石蜡切片(水平切、矢状切、横切)及H.E染色方法,对青海玉树多目涡虫精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多目涡虫精巢的组织结构与哺乳类睾丸中曲细精管的结构类似,但也有一些差别.提示:精巢的组织结构在动物的系统演化过程中是比较保守的,通过对不同进化类群动物精巢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也许有助于对动物系统演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284.
285.
286.
利用连续石蜡切片(包括水平切、矢状切和横切)技术,H.E染色和光镜观察的方法,对青海玉树多目涡虫咽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咽壁包括三层结构,外层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似合胞体,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三层嗜酸性带状结构,其中,外层带呈刷状;咽壁的中层分为内侧发达的环肌和外侧较薄的纵肌两部分;邻接咽腔的内层上皮在游离面呈指状突起,未见上皮细胞间界限. 相似文献
287.
作为未来物联网(IOT)的核心技术之一,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由于设备的局限性而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在分析几种典型安全协议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维区间(two-dimensional region,TDR)Hash链的安全协议.该协议以区间划分的方式标识各链,从而提高了数据库的检索效率;同时,由于在协议中引入了随机性,RFID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88.
大淋水条件下泥化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变形及失稳机理比较复杂,淋水会造成岩体软化、泥化,使围岩承载力下降、支护体失效,最终导致巷道产生非线性大变形.通过现场围岩变形观测与FLAC 3D软件数值分析,充分了解了新上海一号煤矿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大量软岩巷道支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治水为前提,一次支护卸压、二次支护定型、关键部位强化为原则,顶板注浆、底板钢筋混凝土反底、底角格栅、全断面喷浆为手段的综合性分阶段巷道围岩闭合支护方案.在113采区回风巷进行了70m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究三江平原湿地水文因子与湿地植被群落类型的关系以及水位梯度与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耦合关系,分析水文情势对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为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选取水位梯度明显的9条样线共90个样点数据,建立以物种为横坐标、样点为纵坐标的21×90的矩阵。采用PC-ORD 5对矩阵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群落类型与水位梯度的关系,使用CANOCO 5对矩阵数据进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湿地植被群落分布与水位梯度的关系。最后利用Origin 2018对典型湿地植被的株高及生物量与水位数据进行高斯拟合,探究水文梯度变化对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TWINSPAN结果显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群丛类型沿水文梯度的变化体现了植被类型由湿生植被向旱生植被演替的变化趋势,表明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群落的演替与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样地DCA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被群丛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植被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受水位梯度的影响。物种DCA排序结果显示,湿生植被、湿中生植被、旱生植被在排序图上均有明显的分布范围和界限,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位梯度。高斯拟合结果表明,3种典型湿地植被的高度和生物量随水位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的最适水位生态幅分别为:[4.46 cm,20.04 cm]、[8.30 cm,28.40 cm]和[40.87 cm,48.71 cm],3种湿地植被的高度及生物量对应最大水位排序均为:小叶章<毛果苔草<漂筏苔草,此结果与分类和排序结果相符合。小叶章的高度及生物量对水位梯度的变化最敏感。【结论】水位梯度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与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优势种的分布体现了所属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并且具有指示生境的作用。水位梯度对湿地植被的生态特征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湿地植被对淹水水位适应性的差异导致其最适水位生态幅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90.
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路径规划单纯追求路径最短、路径规划不灵活和实现复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综合人工势场(APF)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优点,利用障碍物的排斥力生成路径的危险度地图(DDM),将路径长度与危险度的加权和作为PSO的适应度函数,获得了一条全局最优路径.该方法具有3个优点:粒子初始化及更新过程中会自动避开有障碍物的危险区域,规划出一条既安全相对长度又较短的路径;通过调整加权因子平衡长度与危险度在适应度函数中的比重,路径规划灵活;算法实现简单,收敛速度快,能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的要求.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