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刺激鹌鹑中脑对鸣叫及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关于鸟类发声活动的有关神经中枢和通路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电生理方面的工作报道尚不多见。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电和化学刺激鸟类中脑发声区引起鸣叫,并在支配鸟类鸣管的外周神经 NX It:上引导动作电位,以进一步从电生理方面探讨鸟类发声活动的机制。我们选用成年家鸽、雌雄不拘。经麻醉后暴露大脑皮层,并在颈部沿气管壁两侧分离气管鸣管支(Nx It)。手术完毕,固定动物于自制的鸟类头部定位仪上,并套以外周神经引导电极。参照 Karton 等(1967)鸽脑立体定位图谱,于 A3.0—3.5、LR4.5—5.0、H8.5—9.5处插入同心圆电极,给予方波脉冲刺激中脑。刺激参数为:波宽0.3ms,频率70Hz,电压30—50V(经输出隔离器),间隔50ms。刺激鸟类中脑发声区引起鸣叫反应的同时,记录 NX It 的动作电位。其双相动作  相似文献   
3.
经我们对40例锡嘴雀(♀30、♂10)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RA 核团是大脑控制调节低位发声中枢引起发声运动的主要中枢之一。它发出的下行性的传出神经向 IM 核呈双侧性投射,并有明显的左侧优势。中脑的背中核(DM)核是 ICO 核团分化的一部分,它也是中脑控制发声的主要核团之一,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原纹状体腹部外侧区,LAV 区,在发声中也具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对鸣禽黄喉(Emberizaelegans)的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_C)的发声控制及其它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如下:1)长串或短串电脉冲刺激HV_C的不同区域,部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HV_C引起呼吸易化效应:表现为增频增幅的呼吸.3)短串电脉冲刺激HV_C引起呼吸位相转换效应及呼气时程延长效应,如刺激落位于吸气相时,可迅速转换到呼气相;刺激落位于呼气相时,可使呼气时程延长,以配合鸣叫.4)电刺激HV_C引起明显降心率效应.5)电刺激HV_C引起明显的竖毛、瞳孔缩小及躯体运动等反应.结果表明,HV_C除控制发声外,尚参与呼吸易化和降心率的调节.HV_C对发声及呼吸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可能在鸣叫与呼吸的协调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HV_C亦参与植物性及情绪性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黄喉鵐、黄雀延髓巨细胞核(NM)及层状核(NL)的听觉传入联系。将HRP微电泳入NM,在同侧听神经、上橄榄核和双侧丘脑内侧螺旋核等处见到逆行标记细胞及纤维。将HRP微电泳入NL,密集的标记细胞分布于双侧NM等处。结果表明,听神经传入巨细胞核,经换元后投射至双侧层状核,巨细胞核还接受上橄榄核和丘脑内侧螺旋核的传入投射。因此,在低位脑干内形成巨细胞核→层状核→上橄榄核→巨细胞核的听觉反馈环路。  相似文献   
6.
刺激大鲵中脑引起发声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过去在日本国内研究发声与语言活动生理学机理的人数是较少的,70年代后由于这课题在国际上研究者逐年增多,并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课题之后,在日本也开始成为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为了推动这个学术领域中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由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第二生理学研究室主任斋藤望教授申请、经日本冈崎国立共同研究机构所属生理研究所所长内菌耕二批准,于1983年9月9日在生理研究所召开了会期一天的研究成果报告和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9所大学(东京大学声研究所、京都大学灵长动物研究所、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疑难病研究所、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北海道大学、德岛  相似文献   
8.
各种鸟类的鸣叫能力是不同的,其发声器官也各有特色。就其鸣叫能力,可将鸟分为两大类,即鸣禽类与非鸣禽类。两类鸟的鸣管及鸣肌的形态结构是有显著差异的。已知,在鸟类的发声中,舌下神经起主要作用。鸣肌受舌下神经(N_Ⅻ)的气管鸣管分支(tracheosyringoal 简称 ts)支配。这两类鸣与发声有关的神经分布也是不同的。曾有人对部分鸟类的发声器官及与其有关的神经分布做过一些报道(Gross.1964.Notte-bohm,1971,1972,1976.Warner,1972.Yamada,1964.Marlinovsky,1962.Martin,1981.Brackenbury,1980.)但对家鸽及吉林白鸡发声器官的结构特点,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对与发声有关的舌下神经(N_Ⅻ),舌咽神经(N_Ⅸ),迷走神经(NX)之间的关系,也未作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鸟头定位仪的制作及脑的立体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