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9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2篇 |
丛书文集 | 83篇 |
教育与普及 | 1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2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2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制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15个指标中选出3个指标作为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其赋权,计算出1999~2004年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陕西省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导致了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12.
13.
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陕西省能值密度为5.02×10^14sej/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1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8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3.6929hm^2,这说明2005年陕西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14.
15.
一、惊人的水份消耗 以西方化学物理科学为主体的现代地球生命科学,认为地球生命史有亿万年时间,这些科学家的实验室认识与自然现实相符合吗?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加快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是东亚海陆气相互作用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西风气流与"大三角扇形"影响域季风水汽流的相互作用特征,而且凸现出该区域为全球能量、水汽的交换关键区,构成"亚洲水塔"形成的重要背景;隆升的高原地形和强大的表面辐射加热形成了局地上升对流和高耸入对流层中部中空"热源柱".研究揭示出此"热力驱动"下青藏高原高、低层互为反环流类似台风的自激反馈机制,其提供了"亚洲水塔"水汽"汇流"与抽吸动力效应."亚洲水塔"热源驱动机制有助于"世界屋脊"大气"热岛"、"湿岛"的形成和维持,使暖湿气流从低纬海洋向高原输送、汇聚.针对"世界屋脊"高原对流频繁、云降水异常特征,揭示出"世界屋脊"空气低密度条件对高原对流云的触发效应.分析表明,低纬热带海洋成为"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的重要水汽源区,水汽源区可跨越赤道追踪到南半球.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力驱动"下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类似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点,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构建出"亚洲水塔"和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大气-水文功能体系.给出了西风与季风协同作用背景下青藏高原为核心区的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包含非正交安装陀螺的捷联惯导平台轻量化自主对准问题,建立了非正交陀螺组误差模型,提出一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标定算法和地面试验验证方法,在计算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完成了高精度在轨标定.地面数学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法精度相当,计算量却大幅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标定算法进行逻辑设计,实现了在轨多组陀螺同步容错和标定.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探月工程三期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实际飞行,实现了2套惯性导航平台的高精度初始姿态同步对准. 相似文献
19.
块体非晶合金虽然具有优越的综合机械性能,然而室温塑形的缺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工程应用前景.为此科学家们关注于非晶合金的变形机制以求在理解其变形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提高块体非晶合金塑形的方法.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