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释剂的使用是提高农药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以四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制备系列有机膨润土,研究其对吡虫啉的等温吸附,分析吡虫啉在有机膨润土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未改性膨润土相比,有机改性膨润土极大增强了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性能。吡虫啉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无论是短碳链有机膨润土还是长碳链有机膨润土,暴露的硅氧烷表面相对于碳氢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延长季铵盐改性剂的碳链长度增强了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系数,但是降低了标碳化吸附系数。季铵盐载量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与其在膨润土的负载机理有关,载量小于1.0 CEC时,季铵盐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吸附到膨润土层间域,增加季铵盐用量可增强有机膨润土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随着载量的进一步增加,超过可交换阳离子总量的季铵盐以分子形式进入膨润土层间域,降低了膨润土层间域的疏水性及其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42.
针对提供多种业务的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考虑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呼叫类型,定义了基于效用函数的系统用户满意度,并用其度量系统服务质量;以最大化系统用户满意度为准则,给出了波束切换策略,建立了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的求解结果决定了是否接受一个切换呼叫.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保证系统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波束小区的切换掉话率,并且算法简单、信令负荷小.  相似文献   
43.
简要概述了磁性多层膜结构巨磁电阻效应的现有主要理论。对唯像理论、Boltzmann输运方程理论和量子理论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44.
电梯节能能量回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电梯节能能量回馈系统的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减少回馈电能对电网的污染,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梯节能能量回馈控制系统,回馈能量的逆变采用SVPWM技术。分析了电梯节能逆变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该逆变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在电梯节能能量回馈系统中采用SVPWM技术,既能提高能量回馈逆变电路对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又能减少逆变电能总谐波失真。  相似文献   
45.
董燕 《杭州科技》1997,18(5):28-28
本文选译两则美国风景园林杂志介绍的文化公园最新设计,以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1.寓历史以游戏的伊芭奇公园美国俄勒岗州图拉提市伊芭公园,将游乐场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为儿童创造了一个特别的空间。这个富于非凡相象力的公共游乐区由图拉提历史主题组成,同时包含了独特的设施.游戏场被分为3个独特的空间,分别代表了图拉提市历史上的3个时期.一条象征性的小溪在一些地方是水,其它地方是弹性销装,把3个空间联系起来,它也象征着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一图拉提河.小溪从史前区5英尺高的“山”上发源,通过附在山边的攀爬…  相似文献   
46.
利用震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建筑物损毁空间分布和破坏程度信息,对于地震灾情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0年海地地震巨灾为例,选用震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Geoeye-1为数据源,在分析建筑物瓦砾可分离性的基础之上,利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损毁建筑物的瓦砾.结果表明,在震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中,瓦砾是建筑物损毁的明显震害标志;瓦砾的生产者精度为87.23%,大于总体分类精度63.14%;瓦砾的Kappa系数为0.62,高于总体Kappa系数0.54.研究表明,基于瓦砾纹理特征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能够从震后复杂的城市地物类型中识别出大部分瓦砾,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地震灾情应急评估,辅助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47.
因文本传播介质的异质性,新媒介时代文本生成与解读越来越呈现跨媒介互文的趋势。本文回归互文性概念的本来定义,辨析当中已蕴含的跨媒介互文的可能性,认为跨媒介互文性传播有三种常见方式:中介性转移、体裁互文和重新语境化,指出跨媒介互文性既是语篇生成策略,也是一种修辞手段,旨在把某些立场和解读优先置于其余立场和解读之上,引导受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解读文本,促成特定的读者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