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洞庭湖区湿地生物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之一,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1428种,鸟类216种,鱼类119种,哺乳类22种,两禁爬行类27种,本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的特征,并进行了定性评价,指出了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利用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本区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常德市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揭示其分布与类型特征,并作了较为详细的定性评价,指出了常德市旅游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常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以求为常德市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常德市农村考察研究,阐明了农科教结合的成绩、意义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开发科技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科教结合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简述了我国茶叶生产上常用农药情况,比较了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综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技术,重点对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湖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分析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找出湖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湖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结合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充分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贴近性与针对性优势,对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能更有效地促进地方院校特色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及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苏州洞庭东、西山地区代表性的果茶间作茶园和纯茶园,分别采集土壤和茶叶样品,对其土壤和茶叶主要营养品质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茶间作可以有效提高矿物质含量,改善表层(0~25cm)土壤营养状况,以枇杷-茶和杨梅-茶间作模式作用效果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状况受土壤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和土壤酸碱性3个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果茶间作茶园土壤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洞庭西山杨梅-茶间作茶园土壤营养状况最好,依次为西山纯茶园、东山杨梅-茶间作茶园、东山纯茶园、东山枇杷-茶间作茶园。茶鲜叶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产区及不同果茶间作模式对茶鲜叶营养品质成分的影响不同,在东山茶区,果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略大于纯茶园,但儿茶素含量均略小于纯茶园,咖啡碱含量则显著小于纯茶园,而在西山茶区,除游离氨基酸外,杨梅-茶间作茶园茶鲜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均低于纯茶园。根据土壤性状和养分与茶叶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土壤中铁和锌呈现显著负相关,茶多酚含量与碱性氮、有机质和锌元素呈现显著正相关,咖啡碱含量与电导率、全氮量、有效磷、碱性氮、钙、铁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进行果茶间作对改善茶园土壤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不同洞庭碧螺春茶产区改良土壤,从而提升茶叶营养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和传统旅游项目相比较,生态旅游项目的本质特征是:活动内容具有高层次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受益者具有全面性.生态旅游项目与传统旅游项目的共性特征是: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易波动性和易被模仿性.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方法.区域生态旅游规划以环境指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为目标,以注重保护、发挥特色、满足市场、环境教育为原则,以市场定位、资源评析、产品设计、市场规划、影响评价、环境规划、设施规划为内容,以系统稳定性、竞争公平性、增长连续性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生态旅游规划在当今呈现出合成化、系统化、动态化、法制化、持续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环洞庭湖区拥有极为优越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为促进湖区社会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宏观战略是:实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空间组织的优化调整,走湖区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