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负激活作为一种定量分析静息状态脑活动的方法对脑功能成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关注不同认知任务下的负激活信息,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提取三个试验任务(符号方向判别、数字加和与汉字字形认知)的负激活点分别构建网络,发现三个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同时计算了网络的度值和介数值,推测出扣带回\楔前叶,额叶是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关键区域.提出了一种研究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信息不同于体素逐点分析获得的局部激活信息.它反映了大脑任意两个体素点间的关联性以及在静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整体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32.
用于电阻层析成像的快速自适应硬阈值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图像重建具有严重病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疏重建算法——快速自适应硬阈值迭代算法,研究了噪声对该算法在电阻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效果上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模型实验测试了该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一定强度范围内的噪声对硬阈值迭代算法、自适应硬阈值迭代算法和快速自适应硬阈值迭代算法的影响较小.快速自适应硬阈值迭代算法成像速度更快,且该算法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对其他两种算法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3.
针对油水两相流双连续分散流动条件下流动参数的有效获取问题,采用仿真建模技术,对油水两相流超声测试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反映实际流动状况的数值仿真模型,讨论超声频率和离散相粒径尺度对超声传播的影响,分析双连续分散流中超声衰减与油相含率之间的关系和超声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有效描述油水两相流超声测试方法机理。  相似文献   
34.
基于潮流计算的电力网线损理论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给出基于潮流计算的线损计算模型,对负荷曲造成的病态潮流,采用直流潮流,根据灵敏度判别异常负荷点,对调整运行参数,从而使计算收敛。  相似文献   
35.
银行不良资产处理的国际比较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是各国银行业普遍都曾遭遇过的一个棘手问题。从各国处理不良资产的观念与政策、模式、方法以及处理资金来源和损失的承担等几个方面做了一系列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银行重组与不良资产清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以体数据场为分析处理对象,着重研究如何应用体小波函数进行任意拓扑结构的三维不规则数据场的多分辨率表示,提出了一种通过数据单元的分割构造三维体小波函数以及相应的分解及合成矩阵的方法,根据这些矩阵可以将数据场分解为低分辨率部分以及一系列细节。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分割连续关系的不规则体数据场,并能够在多分辨率分析过程中保持拓扑的不变性,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将一般三维数据场转化为具有分割连接关系的数据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冯洪波  张晔  唐一源  靳静  董峰  冯士刚  张武田 《科学通报》2007,52(11):1280-1284
近年来, 负激活逐渐成为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热点, 但数字加工中负激活现象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15名健康被试在数字加和判别实验中的全脑负激活现象. 结果显示, 后扣带回及临近的楔前叶区域、前扣带回和前额叶区域都出现了负激活, 特别是两侧脑岛也出现了显著负激活. 结合这些区域所参与的相关认知功能, 探讨了它们对于维持静息状态下人脑认知活动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发现脑岛参与了静息状态下从外界获取声音信息的活动.  相似文献   
38.
在分子束单次碰撞条例条件下研究了Ne( 3P0 ,2 CO的Penning电离过程 .利用计算机光谱拟合CO (A_X)的化学发光光谱 ,获得了初生态产物CO (A)振动布居和转动温度并对反应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针对现有粘度测量装置无法满足在线和非侵入测量要求问题,在传统电磁流量计引入层析成像技术,对牛顿流体和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粘度实现非侵入、可在线测量的基础上,经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线测量粘塑性非牛顿流体的新方法,通过对各类粘塑性流体的仿真研究和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采用单一传感器无法对油水两相流流量准确测量的问题,将电导环阵列和内锥式差压2种传感器相结合,采用卡尔曼集中式融合估计方法与并行式融合估计方法分别实现油水总流量的测量.前者是根据局部各个传感器的测量值来重构全局的油水两相流总流量,后者是根据局部各个传感器测量值的估计值来重构全局的油水两相流总流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均可以实现油水总流量的较准确测量,且并行式融合结果优于集中式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