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5 毫秒
941.
为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针对二维变分模态分解( 2D-VMD: Two 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算法需确定分解尺度K 值和有效固有模态分量的问题,提出了将2D-VMD 结合相关系数( C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的联合算法,并用于图像重构。该方法首先利用2D-VMD 将图像信号分解为不同中心频率的子模态,然后计算分解后的固有模态函数( IMF: Intrinsic Mode Function) 与原始图像函数的CC 值,根据CC 准则确定有效的固有模态分量,最后利用有效的固有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实现了图像去噪。仿真结果表明,2D-VMD 和CC 结合可以准确得到分解尺度K 和有效的子模态,具有很高的图像重构精度,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42.
为了研究平流层电子设备的温度特征,该文考虑温度、压强、风速、地球和太阳辐射等平流层环境以及电子设备结构、材料和功率等参数,建立了平流层电子设备温度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太阳辐射、风速、发热功率等参数对电子设备温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平流层环境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于平流层电子设备而言,强迫对流和辐射两种散热模式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温度,且对流散热是主要因素。风速为3 m/s时,电子设备对流散热量占58.5%,风速为15 m/s时,对流散热量占87.9%。在进行热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3.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给予利培酮治疗3个月,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qu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sus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方法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处理速度(P 0. 01)、工作记忆(P 0. 01)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及社会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患者PANSS总分(P 0. 01)、阳性症状评分(P 0. 01)、阴性症状评分(P 0. 01)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认知功能中处理速度(r=0. 55,P 0. 01)及工作记忆(r=0. 42,P 0. 05)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正相关,与总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无相关性,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与总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均无相关性。可见急性期药物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处理速度及工作记忆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944.
根据生态学原理设计,运用生态学技术在辽宁大学校区内建设完成了四类代表性生态绿地工程:1)开放型辽东结缕草生态草坪;2)地带性东北型森林;3)地带性华北型森林;4)坡向地带性森林.通过8~14年跟踪调查,四类生态绿地生长发育良好,充分实现了大学校园绿地的生态效果.为我国大学校园生态绿地建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45.
为探究不同的滑动模式对含表面修饰MoS_2纳米片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将含不同质量分数KH-MoS_2的润滑油样分别在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下进行摩擦学试验,对比分析了其摩擦学性能,并建立了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下的润滑模型。首先,使用超声处理硅烷偶联剂(KH570)修饰的MoS_2纳米片(KH-MoS_2)分散到石蜡油中,制备成含不同质量分数KH-MoS_2的润滑油样;然后,分别在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下,采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含不同质量分数KH-MoS_2纳米片的润滑油样的摩擦学性能;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对摩钢球的磨斑和对偶盘磨痕表面,探究了滑动模式对含有KH-MoS_2纳米片的润滑油样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摩擦试验结果,建立了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的润滑机理模型,研究了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下含有KH-MoS_2纳米片的润滑油样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在单向和双向滑动模式下,摩擦系数均随润滑油样中KH-MoS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石蜡油中添加质量分数1%的KH-MoS_2时,双向滑动模式下获得最优摩擦系数可低至0.075,比同等滑动模式下使用纯石蜡油油样润滑时的摩擦系数低约53.4%,比单向滑动模式下使用同一油样润滑时的摩擦系数低约25%。  相似文献   
946.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类型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以及食管胃交界癌、胃癌中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6(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6,CDK16)的表达情况.使用数学统计分析软件研究CDK16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DK16在不同类型食管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CDK16在食管鳞癌中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负相关.CDK16在食管鳞癌细胞中表达部位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DK1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的病理形态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CDK1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具有组织学特异性.CDK16在食管鳞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检测CDK16的表达有助于食管鳞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47.
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了跌坎消力池与传统消力池的临底流速分布以及最大临底流速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跌坎消力池临底流速分布为谷峰型;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跌坎高度增加,消力池最大临底流速减小;随着入池能量的增大,射流能量增大,到达底板的最大临底流速也相应增大;仅改变跌坎消力池的入池角时,随着入池角的增大,跌坎消力池最大临底流速相应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跌坎消力池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48.
针对岩石单裂隙渗流-传热问题,在传热几何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借鉴非稳态平面热源法建立岩石单裂隙在瞬态下的传热数学模型,由此计算任意时刻裂隙岩石的温度分布。同时,对裂隙岩石的传热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透作用下岩石温度场受裂隙水流速度、隙宽、水流与岩石初始温度差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对这3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岩石温度场对裂隙水流速度、水流与岩石初始温度差的敏感度较大,而对隙宽敏感度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9.
对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GH720Li进行了亚固溶处理、亚固溶+单时效(650℃,24 h→空冷)或双时效处理(650℃,24 h→空冷+760℃,16 h→空冷)以及870℃时效3000 h条件下γ′相演变规律的研究.发现一次γ′相受亚固溶处理影响较大,发生部分回溶的程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效处理使一次γ′相向球形或近球形转变;二次和三次γ′相在亚固溶保温过程中完全回溶,在时效处理时补充析出明显且析出数量和区域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870℃长期时效时,合金组织逐渐均匀,二次和三次γ′相完全回溶,晶界一次γ′相时效500 h后有所粗化,合金硬度先降低而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50.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高铝青铜合金涂层.采用SEM、EDS、XRD、显微硬度计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对涂层和界面的微观组织、涂层相结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以及界面结合强度进行表征,研究涂层制备工艺参数对制备的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涂层的适合烧结温度为900℃,合适的粉体粒度为-300目的细粉,该参数下烧结时涂层显微硬度可达392.6HV,抗压强度以及抗弯强度分别为1 225.8MPa和791.3MPa;烧结时加入钎焊剂后使涂层致密化程度提高、均匀细化程度增加,显微硬度可达383.5~409.4HV,涂层与基体形成结合带,结合强度为38.2MPa,能谱分析表明,界面结合处发生元素扩散,同时生成新相AlB2和Fe3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