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6年   2篇
  193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某些聚酰胺纤维用的染料,并讨论了关于ICI工公司出品的(Nylomine)尼龙明牌号染料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42.
通过金属氟化物(KF或DaF)的水溶液与苯核上磺酰氯(-SO2Cl)基作用转化为横酰氟(-SO2F)基的方法,合成了下列四个中间体: 初步找得了它们合成的工艺条件并得到较好的产率。在这四个中间体中:磷胺基苯磺酰氟在 文献上尚未记载过;另外的三个中间体采用了新的合成途径。 在得到了这四个中间体后,我们进一步合成了由黄、橙,红到蓝黑色的偶氮染料,并用 酞菁磺酰氯与氟化钾或钠的水溶液作用,制得了一个颜色鲜艳的蓝色染料。这些染料在 10克/升左右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在40℃时即可在棉布上染色。现已完全证明,它们在染 色过程中是与纤维以化学键的形式发生了化学结构,是一种新类型的染棉布的活性染料。 这类染料除棉布外亦可在丝,羊毛和耐纶(尼龙)上进行染色。在棉布、丝羊毛上的耐 光坚牢度一般还比较满意,在耐纶上的就较差。在耐洗坚牢度方面,在棉布上的高温(97- 100℃)耐洗坚牢度较差。是否是染色方法上的原因抑其他原因现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Mn-Mo-B-RE系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偏析以及在均匀化、正火、调质热处理过程中硼分布的变化;研究了含硼量、稀土元素加入以及钢中钼等合金元素对硼分布的影响。 硼在铸钢中有明显的偏析倾向,并随含硼量的增加而加剧;经通常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钢中硼分布的均匀性受钼偏析的强烈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沿奥氏体一定结晶学平面的硼相析出,或沿晶界形成粗大连续网状的硼相,导致脆断。试验还显示稀土元素有保护硼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作为腐蚀液,滴于低碳铁素体钢、09CuPCrNi钢和低碳贝氏体钢的表面并形成薄液膜,用金相显微镜观测薄液膜下三种钢的初期腐蚀.低碳铁素体钢和09CuPCrNi钢均出现了明显的晶界择优腐蚀,而低碳贝氏体钢没有出现明显的晶界择优腐蚀.钢基体的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测量结果显示低碳贝氏体钢具有最高极化电阻和最小腐蚀电流,表明细晶组织的低碳贝氏体钢的初期腐蚀速率低于其他两种钢.  相似文献   
45.
大气腐蚀在低合金钢显微组织中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光学金相技术结合交流阻抗测量,分析了三种低合金钢在模拟的沿海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实验发现,显微组织直接决定钢的初期腐蚀行为并间接影响长期腐蚀行为.在腐蚀初期,铁素体钢中的大角晶界易于被择优腐蚀,而贝氏体内的小角晶界的择优腐蚀趋势较弱,铁素体+珠光体钢的择优腐蚀集中于珠光体及其边界.铁素体裸钢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但其锈层电阻随腐蚀时间增加产生的增量较小;贝氏体与铁素体+珠光体裸钢的耐腐蚀性较差,但其锈层电阻随腐蚀时间增加产生的增量较大,长期腐蚀性能更优.这些结果表明,在适当合金化后,贝氏体作为新型低成本高强度耐候钢的基本组织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6.
采用光学金相、硬度测量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经过弯曲或扭转变形的含铌微合金钢在等温受热时的组织稳定性问题. 研究发现:弯曲与扭转变形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微合金钢的硬度;在随后的550℃等温受热过程中,弯曲变形区的硬度迅速下降,同时伴随贝氏体向平衡组织的演变;而扭转区在等温过程中的硬度始终高于未变形区,同时钢中贝氏体组织基本得以保持. 扭转应变量越大,硬化效果越强,并且在随后的等温受热过程中能保持这种硬度上的优势. 弯曲与扭转变形均导致贝氏体板条内位错密度显著增加. 弯曲变形区的位错分布不均匀,其中的低位错密度区易于在随后的等温受热过程中演变为平衡组织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核核心;而扭转变形区内位错分布均匀,并且在随后的等温受热过程中位错分布不发生显著改变. 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变形方式对微合金钢中贝氏体热稳定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7.
Cu-Nb-Ni-Cr-Mo钢的析出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Cu含量的Cu-Nb-Ni-Cr-Mo钢在450 ̄650℃时效时的硬度变化曲线,并结合光学金相与电镜观察分析了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与脱溶沉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时效硬化是ε-Cu析出强化,Nb的碳氮化物以及含Cr的碳化物强化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同时效温度下含Cr碳化物的时效峰在时铲后期出现;在低铜钢中,时效前期出现的ε-Cu时效峰与Nb的碳氮化的时效峰重叠;在高铜钢中,由于铜含量升高,ε-  相似文献   
48.
苹果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设备供应商,她甚至离技术革新者也愈行愈远,俨然是一只时尚大鳄。  相似文献   
49.
9月上旬,苹果向全球推出了新款手机iPhone 6和6 Plus,从纽约到伦敦,从东京到香港,世界各个角落展开了疯抢。19日是iPhone 6在东京售卖的第一天,一大早银座的专卖店门口就有多达千余名果粉排起长龙,短短数日,总人口不到1.3亿的日本就订出了100万台。  相似文献   
50.
对比分析了两种低碳微合金钢中夹杂物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相变的影响.对实验钢中夹杂物的分布和尺寸进行观察并在透射电镜下分析了夹杂物的选区衍射斑图样.采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分析建立了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和等温转变曲线(TTT曲线).研究发现,Ti脱氧钢中夹杂物以尺寸小于3μm的TixO--MnS型球状复合夹杂为主,其中TixO核心有两种类型(Ti2O3和Ti3O5).这类夹杂物具有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的能力,针状铁素体优先在TixO--MnS型复合夹杂界面上形核,从而导致Ti脱氧钢相对于Al脱氧钢的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升高,相变时间也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