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以密码子适应性指数(CAI)作为描述基因表达水平特征的参数,运用信息论的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不同表达水平的双基因间的关联强度;统计分析了各种3基因模式、4基因模式和6基因模式出现的相对使用频率.结果发现:同等表达水平的基因组成的模式不仅关联性很强,而且其相对使用频率也很高,而相反表达水平的基因组成的模式虽然基因问关联性也较强,但其对应的相对使用频率很低.  相似文献   
252.
253.
254.
对线性定常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模态结构作了较详尽分析,给出了设计此类模态控制系统的“对应”设计方法。示例对此方法的有效性作了验证,并显示出该方法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5.
生物膜实际上,所有天然的生物膜都有一个类似的基本结构:双层类脂化合物(在表面有极性基团)组成一个双面的可流动的结构,蛋白质被嵌在其中,并能侧向移动。这样形成的通透性屏障甚至能把非常小的分子(包括无机离子)保持在细胞内,它们的进出受到贯穿于整个膜的特异的输送系统控制。长期以来,脂质化学的研究,由于难以获得纯净的化合物,也由于难以在水相中研究其反应而受到限制。然而,近年来气相液相色层分析法为精确分析脂质提供了工具;另外,电子显微镜在膜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去污剂可以溶解存在于天然膜中的蛋白质,从而有可能鉴定其性质;对膜的任何  相似文献   
256.
在地面上利用SF—1型双通道扫瞄辐射计10微米窗区的测量结果,配合探空资料可以求得云底温度和云底高度。只需一次扫瞄就可以得到天空中不同层次云的高度和云底温度。  相似文献   
257.
银铜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为一热水沉积矿床,后期改造作用很弱,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热水沉积特征。与热水喷溢作用脉动性活动规律相应,金属矿物集合体条带和纹层、矿化强度在纵向上的变化具有以矿体为中心的对称性特点。热水带来的元素钠、氯表现为以矿体为中心的低-高-低趋势;陆源物质(粘土矿物)的铝和海水来源的钾、镁则表现为以矿体为中心的高-低-高趋势。(Fe Mn)/Ti比值也具有低-高-低变化趋势;岩矿石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以及成矿介质标志在空间上也具有类似的变化特征。这些晕圈式变化特征,与热水活动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58.
基于多项式网络的空袭目标类型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进行目标类型识别的指标集 ,建立了基于多项式前向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该模型具有三层结构 ,隐层、输出层分别采用多项式函数和线性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隐层 输出层的权值用最速下降法学习 ,输入层 隐层的权值用遗传算法进行学习。实例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9.
聚丙烯驻极体电荷内衰减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电晕极化的聚丙烯(PP)薄膜驻极体高温下电荷衰减实验的微观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驻极体内部的电场推动的固有载流子的跃迁是造成表面电位衰减的主要原因。根据电荷衰减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计算,电荷跃迁的平均步距具有10 ̄(-8)m左右的大小,X射线衍射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