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折板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相厌氧工艺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讨论了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水力停留时间与CODCr去除率的关系:回流比与COD去除率的关系:pH、有机酸(VFAs)、NH3的关系:pH值与TTC-比脱氢酶活性关系。实验证明在温度为24±1℃时,HRT为8.00h,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mg/L左右。COD去除率可达71.2%。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研发的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构造及原理,并以城市新区污水作为原水进行连续66 d的中试调试及运行研究.中试运行处理效果表明: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调试运行23 d后,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对COD、SS、NH3-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2.06%、77.34%、97.71%、88.09%,TN的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3.
分别对Fenton氧化法和O3氧化法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氧化法预处理聚四氢呋喃废水效果良好,Fenton氧化法在pH=3、H2O2投量8 mL/L、反应时间40 min的最佳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O3氧化法在臭氧发生量0.25 g/h、反应时间120 min、废水pH偏碱性条件下,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24.
针对4种焦化废水中苯酚和7种苯酚同系物的检测方法和吸附试验进行了研究,并对吸附前后的水质进行了对比。以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苯酚的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考察了吸附的温度、pH值以及活性炭投加量3个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在20℃(室温)、pH值为2.0以及投加量为40~80g·L-1活性炭时,4种焦化废水中的8种酚类物质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7%以上,COD的去除效率84%以上。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的去除效率高、实验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聚四氢呋喃废水中主要污染成分(糠醛、呋喃和四氢呋喃)被活性炭吸附的过程。分别从3种污染物的分子结构角度解释了去除效果的差别;并讨论了影响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活性炭对三种主要污染成分的吸附为准二级动力学过程。以气相色谱法为检测手段,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有机废水以COD为检测指标,有针对性地对高含量污染组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含有糠醛、呋喃和四氢呋喃的有机废水,以及含有与这3个污染物相似结构的污染成分的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污水中的亚硝酸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的方法检测污水中亚硝酸氮(NO2--N)的试验进行了流动相比例和流速、色谱柱温度、进样量和DAD检测波长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经过简单处理、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为2.38 min.使用十八烷基固定相(ODS)的色谱柱(5μm,125mm×4.6 mm)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2 mmol·L-1 H3PO4-17.5 mmol·L-1KH2 PO4,pH=3.3)-乙腈(体积比93∶7)的流动相,流速0.8 mL· min-1,柱温30℃,进样体积5μL,DAD检测波长为204 nm;线性范围是0.1~15.0 m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回收率在81.1%~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18%,最低检测限为0.043 μg·mL-1 (S/N=5).  相似文献   
27.
以长春某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试验原水对两个反应器进行处理效能对比的试验研究.初期调试发现:传统推流反应器出现泡沫堆积,微压内循环反应器未出现泡沫堆积的现象.对比两反应器的结构及曝气方式特点,初步分析微压反应器内大气泡的集中释放破裂后产生冲击力对泡沫有消除作用.就此提出改造曝气池内部结构及曝气方式可作为去除泡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低温条件下(15~3℃),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实验室研究过程中,对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性能、粒度、胞外聚合物(EPS)、脱氢酶活性、摄氧速率、污泥膨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引起沉降性能变差的原因是污泥浓度与胞外聚合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温度降低过程中,胞外聚合物分泌量呈增大趋势;微生物活性降低,并在15~13℃间降低变化明显;产生污泥膨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丝状菌黏性物质分泌过多造成的。  相似文献   
29.
采用粉末活性炭(小于80目)进行了聚四氢呋喃废水吸附处理的试验.研究了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值等参数.结果表明:当50 mL废水中活性炭投加量为3.0 g、吸附温度在40℃左右、吸附时间为30 min、pH值为5.0时,废水的去除率(以CODcr测定值计算)为88.2%,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糠醛的去除率(以HPLC测定的色谱峰面积计算)为96.5%.  相似文献   
30.
低温城市污水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运行的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实验室模拟曝气池连续流运行,针对水温在15~3℃范围内,以2℃温差阶段性降低的过程,开展好氧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脱氢酶活性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由15℃降至13℃脱氢酶活性降低了41.42%,由13℃降至11℃降低约12.49%,在11~7℃范围内活性分别上升1.91%、1.96%,5℃相对7℃活性下降了7.82%。7℃时丝状菌出现增殖。3℃时污泥膨胀严重,脱氢酶活性上升了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