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系统科学   164篇
丛书文集   251篇
教育与普及   1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80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针对疲劳驾驶检测问题,提出一种以softmax损失与中心损失相结合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利用含有方向的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idients,HOG)和级联分类器(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的Dlib库中预训练的人脸检测器,来检测驾驶员的脸部区域。其次,使用级联回归(ensemble of regression trees,ERT)算法实现脸部68个关键点标定及眼睛和嘴巴的定位。最后,为了优化softmax损失在深度卷积网络分类中出现的类内间距大的问题,加入中心损失函数,提高类间差异性、类内紧密性以及驾驶员脸部疲劳状态识别准确率。在自建测试集和YawDD哈欠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检测驾驶员疲劳表情,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81%。与传统的疲劳驾驶检测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自动进行疲劳特征提取,并且训练准确率、检测识别率及鲁棒性得到提高;与未改进的深度卷积网络相比,检测识别的概率平均提高了约5.09%。  相似文献   
942.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的内容,初步探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与建设、重点项目安排4个方面。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经济、环境协调4个方面。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集成是可行的。研究结论:开展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有利于区域政策制定、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可从源头上预防和规避规划实施带来的社会风险,确保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43.
采用临界电流密度与仿真相结合,预估了共面波导微波强非线性测试系统的功率要求.该方法理论值为30dBm,与实测临界功率26~27dBm相近,表明该方法可行.该法可能有助于超导机理的研究.同时发现,在高于临界功率时,表面电阻随传输特性发生陡变.该结果有助于开发超宽带、低损耗超导微波限幅器和开关.  相似文献   
944.
中国下一代移动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逐渐成为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4G通信系统力图克服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好的服务质量以及更低的资费.本文讨论了4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并且着重调研了国内学者所开展的4G技术研究.所调研的4G技术涉及多载波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载波聚合技术、中继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分布式天线系统、网络融合技术以及网络自优化技术.上述4G关键技术为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高级全球移动通信标准(IMT-Advanced)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一种技术的作用、研究内容和现有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4G系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45.
随着我国经济机构调整的快速推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伴随企业的发展,商标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中小企业对商标的价值不够重视,对商标的保护措施不完善,本文以河北廊坊市中小企业为例,针对中小企业商标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构建中小企业商标保护体系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商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46.
针对虚拟人技术中被动式光学捕捉系统丢点或误匹配问题,利用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局部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的方法。注意到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利用轨迹的二阶导数检测标志点畸变的时刻。由于标志点在人体分布的局部相关性,从刚性模型和线性模型两个角度,利用与畸变点相邻的标志点修正和补偿畸变点的真正位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7.
2012年8月末,巴西联邦法院下令,暂停全球第三大水电站贝罗蒙特在亚马逊支流欣古河上的建设。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原住民保护上,巴西选择了后者——因为水电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穿过瑰丽茂密的热带雨林,各种奇异动物在四周跳跃奔跑。一条小船在巨大的河流上顺水漂下,最后停泊在岸边的原始部落居住地。部落首领带领着族人,脸上画满代表出征战士的图腾,举着手中的长枪放声怒吼。离他们不远处,大片树林在推土机前倒  相似文献   
948.
针对突发威胁,无人机重新规划局部航迹的问题,提出了分段优化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的无人机动态航迹规划算法。首先利用分段优化RRT算法生成全局航迹,然后根据突发威胁的相关信息确定局部航迹的起点和终点,最后利用分段优化RRT算法生成局部航迹,绕过突发威胁并回到原航迹。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运行时间和路径代价都降低了10%左右。对于动态航迹规划,该算法的鲁棒性与实时性较强。  相似文献   
949.
针对目前无人机基于景象匹配对目标定位精度低与速度慢,以及依赖任务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景象匹配的航摄影像二维定位方法。首先进行任务规划,来获取某固定区域的航摄影像。然后基于特征匹配算法来完成景象匹配。最后提出坐标解算及底图生成方法,来实现航摄影像二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与速度,减小了对任务设备的依赖。因此,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基于景象匹配的目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950.
研究正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不仅对厘清石油、天然气的聚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断块油气藏等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正断层为原型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记录实验砂层变形速度、断层倾角、断层距离和应变能;划分正断层形成和演化阶段并从应变能角度分析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特征.结果 表明:正断层开始形成后,断层破碎带区域最早破裂,上盘次之,其后为下盘;倾角随埋深加深有"多期递减"现象;明显断距最先在断层带上部出现,断距不断增大后断裂向断层带下部延展;断层带纵向上断距并不均等,断层带下部断裂程度明显大于上部,断距分布呈"双峰"特征.正断层形成和演化可划分为断层初始期、断层孕育期、断层形成期、断层稳定期,不同时期的应变能密度峰值差异为1~3个数量级.应变能的释放时间决定了断裂产生时机,应变能释放率决定了断裂规模,地层应变能的积累和释放是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内因.正断层形成后,残余了高应变能的上盘区域以多种形式逐渐释放应变能形成次生断层.文中提供了一种模拟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希望给石油地质工作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