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包括高温车辙试验、APA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SBS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均比SBS物理改性沥青混合料好.SBS化学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32.
肖鹏友 《广东科技》2005,(10):46-47
南海是我省专业镇的主要聚集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已由单一的服务转向产品检测、商务网站、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服务,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由完全的公益型组织管理模式向企业型管理转变,已经具备了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雏形。本文以丹灶五金专业镇和大沥有色金属专业镇为例,介绍南海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33.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坯体,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CVI)增密制备C/C多孔体,然后采用熔硅浸渗C/C多孔体制备C/C-SiC复合材料。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该材料在不同刹车速度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分别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表面及磨屑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摩擦因数随刹车速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在速度为2 500 r/min时,摩擦因数达到0.52;磨损量随刹车速度的提高而降低,在速度为1 000 r/min时,线性磨损量为最大值21.3μm/(面·次);当刹车速度小于4 000 r/min时,摩擦磨损机理为很严重的磨粒磨损,当速度大于4 000 r/min时,摩擦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34.
以T700炭纤维准三维编织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在炭纤维表面CVI预沉积热解炭涂层,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浸渗法(CVI-RMI)制备C/SiC复合材料,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并探讨界面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VI-RMI联合工艺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致密度高,开孔率较小(10%),基体分布均匀;材料弯曲强度达133 MPa,呈逐层破坏机制,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热解炭涂层与CVI-SiC基体减少了RMI工艺过程对炭纤维的损伤,且热解炭涂层调节了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有利于纤维的拔出。  相似文献   
35.
肖鹏  侯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0846-10855
为满足直流电在工业电力系统应用中的计量需求,克服传统电信号计量准确度不足,测量范围较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直流电能表测试系统。系统以FPGA芯片为硬件控制核心,由零磁通传感器、精密采样电阻、高精度ADC等组成采样电路,进行大量高速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最终以电能脉冲输出形式表征功率和电能测试值,实现对直流电参数的计量校准。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直流电压电流测试范围达到(0 ~1000)V和(0 ~200)A,在测试范围内可以满足电能计量0.02级的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36.
肖鹏  郑景惠  张旭东 《科技信息》2007,(35):250-251
针对当前互联网中体育信息大潮汹涌和众多体育信息资源型网站的发展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体育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应用。文章分析当前互联网中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状况,阐述了体育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关键因素及整合过程,为实现体育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及共享服务解决模式的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出了体育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37.
牛磺酸对学习与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牛磺酸制剂对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与记忆障碍的预防及改善作用 ,以及牛磺酸对脑内微量元素Z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药物对照组 (腹腔注射D -半乳糖共 6周 ,10d后进行行为训练 )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药物组Ⅰ (腹腔注射D -半乳糖 6周 ,并从第 3周起加注射牛磺酸制剂 )和药物组Ⅱ (腹腔注射D -半乳糖共 6周后改注射牛磺酸制剂共 10d)的学习记忆能力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提示适量的外源性牛磺酸能有效地预防或改善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与记忆障碍 .②药物对照组动物脑中微量元素Zn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药物组Ⅰ脑内Zn的含量明显增加(P <0 0 1) ;药物组Ⅱ脑内Zn的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提示牛磺酸预防或改善D -半乳糖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微量元素Zn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8.
D- 半乳糖对不同动物学习与记忆障碍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为训练模型,分别给小鼠、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50mg/kg.d),观察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D-半乳糖对不同动物的学习记忆均产生抑制作用,但对小鼠的抑制作用似乎明显,表明D-半乳对不同的动物所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有差异,为筛选不同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9.
以中国知网(CNKI)中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CD期刊上发表的枸杞多糖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以揭示我国枸杞多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知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枸杞多糖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1988—1995年)、平稳发展阶段(1996—2004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9年),目前枸杞多糖研究仍处于较高增长期阶段.华中农业大学张声华为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全部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提示枸杞多糖研究具有地域性特点.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显示,枸杞多糖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为抗氧化、细胞凋亡、宁夏枸杞、免疫调节、生物活性、黑果枸杞等方面,研究前沿关键词为品质、枸杞多糖的化学成分、响应面法、氧化应激、免疫增效剂等方面,提示基于枸杞多糖的枸杞品质研究、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可能是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肖鹏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58-159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这个目的本身是"道德的"。然而,由于教育目的的制定受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为政治"、"为经济"、"为国家"、"为社会"等种种外在的目的,违背了"人道"、"理性"和"公正",使教育目的的道德性受到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面临许多道德困境,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目的,使教育目的重回"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