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81.
餐厨垃圾湿热处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餐厨垃圾湿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温度、加热时间、加水率等因素进行了U24(63)均匀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还原糖、有机质含量和总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湿热产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处理产物还原糖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显著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温度、加热时间、加水率,对总能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为加水率;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20℃,加热时间80min,加水率50%;随着温度的上升和加热时间的延长,产物pH值呈大致下降趋势,可溶性有机物和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有机质含量、总能变化不显著,产物脱水性能有所改善。说明湿热处理对餐厨垃圾的营养结构和脱水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82.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菁染料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Cy3菁染料太阳能电池光敏剂,其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吲哚环氮原子上的取代基为对羧苄基。本文通过自行合成的染料中间体N-对羧苄基-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钾在超声波作用下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制备得到了该染料。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温度低和收率高等优点;探讨了3种洗脱剂对产品的柱分离效果,其中异丙醇∶水=5∶1效果最佳;分析测试了Cy3菁染料的光谱性能,在水溶液中Cy3的最大紫外-可见吸收波长为551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565 nm;与其相比,在-环糊精水溶液中,最大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不变,荧光发射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83.
为了实现对火控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通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各自特点和局限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故障诊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火控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火控系统多征兆、多原因的复杂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684.
跌倒防护机器人解决了老年群体由于跌倒造成伤亡的社会问题,为探究老年用户对其接受度问题,以基础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行为意向、技术信任度、社会规范、个人创新意识、面子文化、舒适度9个变量纳入分析,提出12项假设,构建了跌倒防护机器人的接受度模型。通过李克特5点量表测量变量,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探究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9个变量之间的作用具有显著性,12项假设全部成立,跌倒防护机器人接受度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可见,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跌倒防护机器人的设计、开发、推广和普及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85.
粉煤灰堆积体自稳能力差,受力即破碎成散颗粒,隧道穿越粉煤灰场区时失稳围岩对施工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以盐坪坝连拱隧道为依托,根据粉煤灰力学性质对比选用了塑性-硬化本构,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开挖错距进行数值模拟,设置中导洞上下台阶以及左右洞开挖错距工况分别为5m、10m和15m,研究不同开挖错距对粉煤灰堆积地层中双连拱隧道的围岩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导洞台阶开挖错距不宜超过10m,15m错距相比10m错距应力最大值增长了36.82%,左右洞采用小开挖错距可以有效减少中导洞拱顶位移;中导洞开挖完成后左右洞拱顶竖向位移已达到其总沉降量约50%,左洞拱顶沉降位移与开挖错距近似线性增长,后行洞开挖过程中对先行洞造成的影响较大;主洞采用不同开挖错距时应力积聚分布在不同位置,开挖错距大于10m后结构受力增幅快速增长,15m错距相比10m错距应力最大值增长了17.28%。可见主洞开挖错距不宜超过10m。  相似文献   
686.
采矿过程各个环节产生微颗粒空气污染,包括煤尘和柴油机尾气颗粒污染。长期吸入过量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尘肺病及肺癌。现有矿井微颗粒污染检测系统时空分辨率较低,致使矿工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中,工作风险增加。低成本颗粒物传感器为广泛实时监测微颗粒污染浓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其在矿井的应用还未实现。本论文通过分析其光散射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影响其精度的误差源,提出了系统的校对方法框架,确定了井下应用可行性的可靠性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687.
采用经典的LeNet网络对实测IPIX雷达数据、SPPR-50雷达数据、一型试验雷达数据通过多种组合方式进行交叉实验验证,分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相同类型实测数据、不同类型实测数据时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从而分析网络对雷达信号层数据处理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实测数据对分类准确率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当数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时分类效果显著。因此,在样本数据集不足时,可考虑通过迁移学习来加快并优化模型的学习效率,提高神经网络模型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88.
在传统单元平均恒虚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相位特征筛选参考单元的改进恒虚警方法:通过判断连续脉冲回波在同一参考单元时的相位线性情况,剔除相位线性度强的参考单元,形成待检测单元适应性更好的检测门限,并通过仿真与实测数据测试,对比该算法与其他均值类恒虚警算法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均匀单目标背景下,改进的恒虚警算法与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性能相当,比其他均值类检测器检测性能更好;而在多目标环境与杂波边缘环境下,改进的恒虚警算法相比其他均值类恒虚警算法能更好地避免目标遮蔽现象,检测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89.
目的 探索新型非管制麻醉药舒泰50与速眠新Ⅱ混合配比对SPF小鼠的麻醉效果,希望能找到一种对各品系小鼠都能达到理想麻醉效果的方法。方法 参照药物说明书,以犬猫兔用量为参考,分别单用速眠新Ⅱ(30倍稀释液),单用舒泰50(10倍稀释液),速眠新Ⅱ与舒泰50各稀释10倍按1∶1混合配比,速眠新Ⅱ(20倍稀释液)与舒泰50(5倍稀释液)1∶1混合配比,给药方法均按0.1 mL/20 g的剂量对各品系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单用药物使用5只CD-1品系给药,混合药物采用6种品系,每组10只进行给药。结果 单用速眠新Ⅱ小鼠全部死亡,单用舒泰50小鼠无法达到麻醉外科期。混合配比的方法,除了一只小鼠因保温不当而死亡,其余小鼠均能达到手术麻醉期,且正常苏醒。结论 经过浓度换算,速眠新Ⅱ以10~25 mg/kg的浓度按1∶1的比例联合舒泰50 10~25 mg/kg的浓度,在小鼠腹腔注射麻醉的实际使用中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小鼠实验麻醉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90.
镁合金作为轻金属材料的代表,在电子、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仍存在强度低、延展性差和耐蚀性差等缺点,改善镁合金的强塑性已成为拓宽镁合金在工业应用的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超声辅助半固态搅拌法成功制备了TiC纳米颗粒增强低合金化Mg–2Zn–0.8Sr–0.2Ca基复合材料,并且对铸态复合材料进行热挤压变形,系统研究了挤压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挤压温度或挤压速率下,复合材料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和再结晶晶粒尺寸有所降低。挤压条件为200°C, 0.1 mm/s时,复合材料中出现了晶粒尺寸约0.3 μm的细晶组织。挤压后的复合材料呈现强基面织构,当挤压温度从200℃增加到240℃时,基面织构强度随之增加。挤压条件为200°C,0.1 mm/s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480.2 MPa,屈服强度为462 MPa。对其强化机制进行理论计算表明相比与其他强化机制,细晶强化对强度的贡献最大。通过分析三种挤压后的纳米复合材料断裂行为,表明其断裂方式为韧脆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