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居民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贵阳市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居民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分析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净化空气、旅游休闲、调节气候服务功能高度认知,对废弃物处理、水产品服务功能认知度较低。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度略高于小车河湿地公园。②影响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而影响对小车河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的因素主要是教育水平、收入。【结论】居民的教育、收入水平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呈正相关,不同地域居民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VEST模型的贵州省珠江流域水质净化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净化功能强弱对保障流域水质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解译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2000—2010年贵州省珠江流域水质净化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地、耕地和草地是该流域主导地类,三者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98.00%以上。10年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面积降低。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最为突出,分别转移1 002和713 km2,而未利用地无变化。②整个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分别下降6.67%和4.99%,N、P平均输出量表现为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系>南盘江和柳江水系,N、P平均保持量表现为南盘江和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10年间,四大水系大部分的小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减少,仅有小部分小流域N、P平均输出量和平均保持量增加。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异质性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影响该流域水质净化功能时空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山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的影响,以贵州省麻江县309省道为例,基于1992年、2002年、2012年和2032年土地利用数据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ESV系数,对309省道沿线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ESV变化进行估算。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耕地和草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而不同时期的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或增或减。②1992—2032年间,除情景B外,情景A和C的ESV均不断增加。各地类的ESV变化趋势与各地类面积变化一致。除情景B外,情景A和C的各种ESV均不断增加。越靠近公路的缓冲区(距公路0~500 m区域),ESV变化越剧烈,不同时期各缓冲区ESV变化存在差异。③快速经济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地形限制等是影响公路沿线ESV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2个含有十钒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C2H5N3)4[HN(C2H5)3]2V10O28·MeOH·3H2O (1)和[V(bpy)3]2V10O28 (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IR光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37.880(5) ?,b=12.415(2) ?,c=23.154(3) ?,β=105.611(2)°,V=10488(2) ?3 , Z=4, Dc=1.621 Mg·m-3,包含1个[V10O28]6-聚阴离子、4个质子化的咪唑、2个质子化的三乙胺、1个甲醇分子和3个结晶水分子;化合物(2)也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3.769(17) ?,b=13.596(17) ?,c=21.626(3)?,β= 90.015(2)°,V=4048.6(9) ?3 , Z=2, Dc=1.651 Mg·m-3,包含1个[V10O28]6-聚阴离子和2个V(bpy)配阳离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厘清山区城市园地时空变化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指导山区园地管理与城市用地的科学规划。【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法,以山地城市贵阳为例,分析了2000—2010年其园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园地面积由2000年的14 088.78 hm2增加到2010年的15 255.72 hm2,增加区域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10 a间,耕地转为园地是园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化的主要类型。园地面积在坡度、高程、城乡和公路各梯度带均呈增加趋势。各梯度带园地增加速度有所不同。园地ESV由2000年的26 786.1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9 004.79万元,增加区域多分布于研究区中北部。耕地和草地转为园地以及园地转为林地使ESV分别增加1 164.88万元、0.09万元和1.12万元,而林地转为园地以及园地转为草地使ESV分别下降0.86万元和0.09万元。【结论】地形、交通和城市区位是影响山区城市园地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快速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大量耕地转为园地是园地面积及其ESV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类新的环型笼状化合物一五、(六)、七、八元瓜环的研究现状,归纳可能与瓜环相互作用的各种物质,小结和预测了瓜环在基础理论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C-H…π相互作用与[Co(pema)(amp)Cl]2+体系优势构型异构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赝势基组RHF/LANL2DZ的水平上对[Co(三元胺)(二元胺)Cl]型配合物-[Co(pema)(amp)Cl]2+及[Co(pema)(amp)OH]2+(pema=N-(2-吡啶基甲基)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体系的十个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四个经式异构体和六个面式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及基态能量计算,对于[Co(pema)(amp)Cl]2+体系,f2';f3;m3;m4四个异构体的基态能量比其他异构体低,其中f3为最低.在结构上,它们都含有C-H…π结构.而在合成实验中确实仅分离得到异构体f3.对于体系[Co(pema)(amp)OH]2+,基态能量较低者仍为f2';f3;m3;m4,但此时f3是其中最高者.利用平衡碱水解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四个异构体,结构解析证实,它们正是理论计算结果中体系能量较低的四个异构体f2',f3,m3和m4.这表明C-H…π相互作用在体系优势构型的形成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的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小流域内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几种乡土种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旨在从小流域尺度上探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植物δ^13C值的变化及影响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石漠化过程中,生境逐渐由低光、高水分环境向高光、低水分环境转变;植物群落δ^13C值随石漠化的发展显著增加,即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石漠化发展显著提高;植物种也基本呈现出随着石漠化进行其δ^13C值趋正的趋势,说明随着水分可利用性的降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所研究的植物的δ^13C值的种内差异不同,反应了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轻度石漠化坡面上坡和中坡植物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而上坡和下坡、中坡和下坡间植物δ^13C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度石漠化坡面不同坡位间植物δ^13C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正是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的体现;通过对各种石漠化样地植物的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水分和光照是影响该区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的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贵州高原喀斯特小流域内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几种乡土种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旨在从小流域尺度上探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植物δ13C值的变化及影响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石漠化过程中,生境逐渐由低光、高水分环境向高光、低水分环境转变;植物群落δ13C值随石漠化的发展显著增加,即群落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石漠化发展显著提高;植物种也基本呈现出随着石漠化进行其δ13C值趋正的趋势,说明随着水分可利用性的降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所研究的植物的δ13C值的种内差异不同,反应了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轻度石漠化坡面上坡和中坡植物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而上坡和下坡、中坡和下坡问植物δ13C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度石漠化坡面不同坡位间植物δ13C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正是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以及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的体现;通过对各种石漠化样地植物的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水分和光照是影响该区植物δ13C值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中不同植物遭遇季节性干旱的光合能力变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内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例,在季节性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其中8种常见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