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无害化处理焚烧飞灰,并实现CO2减排,利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作为吸附剂,固定CO2,并稳定垃圾中重金属。考察水分添加量、CO2分压等因素并进行热重-差热实验、X射线衍射及连续浸取实验。结果表明:干燥飞灰可吸收其自身质量3%的CO2;水分添加量大于10%时,纯CO2吸收效果较好;CO2的吸收及其碳酸化过程使飞灰中C a(OH)2转化为C aCO3,同时飞灰中可交换态Pb质量的40%左右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而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窒息组与对照组生后24h及生后第7d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轻度窒息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窒息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毒性脑炎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以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0.4-0.6mL/(kg.d),加入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d。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1.1%,对照组3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4.
用主成分回归分析解决回归模型中复共线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成分回归分析是将回归模型中有严重复共线性的变量进行因子提取,得到正交的因子变量,然后对因子变量进行回归模型的建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复共线性的判别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较理想的回归模型,从而解决了由于复共线性而造成病态回归方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针对传统扩散模型中的边界模糊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信息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去噪模型. 在新模型中引入非局部梯度以探测图像边界, 在区域内部和边界处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扩散, 从而达到去噪和边界保持的效果. 数值计算采用单边格式计算非局部梯度, 以防止离散情形下边界信息的损失. 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重型卡车牵引车及载货状态属于“非连续体”(形体不连续),传统的修正方法不完全适用于该类形体的结果修正,因此建议使用道路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为此,介绍了重型卡车风洞试验的特点及某车型在加拿大NRC风洞的试验过程,基于试验报告的部分信息和闭式风洞标定方法对NRC风洞的修正方法进行推导,获得了修正公式。使用推导得到的修正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与试验报告有较高吻合度,证明推导公式的有效性,因此可为闭式风洞进行重型卡车的空气动力学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以煤矸石和电石渣作为生土改性掺料,通过对生土试件进行轴压下CT扫描试验,得到各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材料内部破坏过程、CT图像等。研究各扫描断面CT图像、CT数与试件破坏过程演化规律,分析CT图像、CT数和应力应变的关系,计算材料各断面孔隙率,引入损伤度来建立材料孔隙与损伤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状态下,XY扫描断面CT图像中裂缝是由四周以环状的形式向内部延伸,YZ扫描断面的破坏从上下表面产生,试件内部的密实度高,试件边缘抵御变形能力相比内部较差。试件受“环箍效应”影响显著,试件底部CT数大于上部,但是XY-2断面CT数小于其它断面,出现大量孔隙和裂缝。低应力状态时,试件上部孔隙率变化大于下部,在峰值应力时,孔隙率波动明显,变化幅度为-43%~+500%。峰值应力后,试件上部孔隙率迅速减少,下部则相反。通过对无纲量损伤度的计算,损伤度表现出随应力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规律。本研究可为生土改性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和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