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鲁迅形象的当代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的鲁迅研究塑造了一个痛苦的、绝望的、独立的鲁迅 ,一个与庸众相对抗的“孤独者”形象。 2 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使得研究鲁迅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新问题的挑战。同时日本学者对鲁迅的研究 ,特别是竹内好对鲁迅的研究重新得到重视。这就让鲁迅研究和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联系在了一起。他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作为知识分子的选择 ,同时也是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联系在一起的。这是 90年代鲁迅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也是我们今天思考鲁迅又不止于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罗岗(以下简称罗):去年你在美国策划、组织了一次当代中国版画展,版画展的中文标题是《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据我所知,这是新世纪以来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最大的中国当代版画展,你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策划这次展览的?我相信不仅仅是简单地出自艺术的兴趣吧?@@唐小兵(以下简称唐):其实跟我对版画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过程,从最开始有想法,到选定作品,联系好美术馆并跟其合作,到后期的编写图录、剪辑录像、制定展览方案,直到最后的布展,一共花了三年多时间.没有兴趣的话,很可能就搞不下去.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贴近农村、了解农村”、“信息的集散地”和“人才的集散地”三个方面阐述了师专图书馆的区位优势,并就师专图书馆如何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流行的历史叙述中,上海的"殖民经验"被有意无意地改写、忽略和遗忘.上海的"殖民经验"不能像过去那样用诸如"帝国主义侵略"之类的套语轻易打发掉,而应充分注意到"殖民主义"是如何在上海"在地化"的,亦即需要深入地分析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如何在空间扩张的意义上,再生产出一个符合资本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文学香港"与都市文化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香港"这个论题的提出,是想探究"文学"在形成"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中究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特别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基本规划单位的现代,香港作为一个大都市,它是否有可能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从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及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都市文化认同的建构当然不能依赖于刻板的想象方式,"文学"为香港文化身份的获得提供了不同的想象和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及其冲突来重新定位"五四",其目的依然内在于"20世纪80年代"强烈的"现代化"诉求以及这一诉求所包含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分子的"失语"与"大拒绝" 2003年,正好是1993年兴起的"人文精神讨论"的"整日子",上海交通大学以"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为题,邀请这次讨论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王晓明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