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微生物在石英砂中诱导方解石沉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巴斯德芽孢杆菌和培养基来处理石英砂,与不含菌的对照样品相比,其固化效果比较明显。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处理后的样品,发现其中有方解石晶体生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石英砂颗粒的缝隙之间紧密地填充有大量的方解石晶体,由于方解石晶体本身具有胶结作用,从而使得石英砂颗粒能够胶结在一起。放大至10000倍可看到这些晶体表面附着有杆状菌体。能谱分析的结果也证明巴斯德芽孢杆菌在石英砂中诱导沉积出了方解石晶体。通过测算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500mL含活菌5×10^9个的巴斯德芽孢杆菌菌液用urea—CaCl2重悬后与50g石英砂混合装入60mL注射器中,urea—CaCl2以重力作用流过注射器)方解石的产量平均为2.178g。  相似文献   
12.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等省,全干油桐籽含油脂60%~70%。从桐籽中提取的桐油呈淡黄至金黄色,气味清香,有毒,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有光泽、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是众多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 油桐果实通常在10月中下旬成熟,当果实由青绿色变为红色,而后变为黑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收。桐果采收后,常用堆沤去皮法或剥壳脱籽法收集桐籽。前者是将桐果自然堆沤15~20天,加盖稻草和洒水,使果皮软化腐烂,剥取桐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植物(秸秆)纤维助膨化改性的研究状况,以及几种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应用技术,简要介绍了植物(秸秆)纤维助膨化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模拟三价锕系核素在Gd2Zr2O7基材中的快速固化方法,按照化学计量关系Gd 2-x Nd xZr2O7(x=0.42和x=0.86)设计配方,以Gd2O3,ZrO2和Nd2O3(Nd3+作三价锕系核素替代物)粉体为原料,进行了高温高压合成实验。制备的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压力分别为3 GPa,3.5 GPa,4 GPa,温度为1 573 K,1 673 K条件下保温保压15 min,获得了单相烧绿石结构的Gd 2-x Nd xZr2O7致密烧结体。该方法可为锆基烧绿石陶瓷固化锕系核素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色素,能避免皮肤被紫外线灼伤,过度增长或分布不均会影响美观,导致老年斑、雀斑、黑斑病等病症.通过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GMCC8198破碎上清液(LAS)的抗氧化和黑色素生成抑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S能明显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并显著降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内黑色素的生成,且对细胞活性几乎无影响.LAS可降低细胞内的黑色素生成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对细胞外酪氨酸酶的活性则无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结果表明:LAS能够抑制酪氨酸酶和其相关蛋白家族成员TRP-1、TRP-2及该家族上游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转录表达;抑制MITF以及TYR启动子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6.
 可食性包装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纤维素及衍生物等)为原料, 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可食性包装膜与合成塑料包装膜一样具有以下特点:(1)明显的阻水性, 可延缓食品中水和油及其它成分的迁移和扩散;(2)可选择的透气性和抗渗透能力, 阻止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挥发;(3)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可提高食品表面机械强度使其易于加工处理;(4)可以作为食品色、香、味、营养强化和抗氧化物质等的载体;(5)可与被包装食品一起食用, 对食品和环境无污染, 因而在食品工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化并负载稀土金属镧的方法制备出载镧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凝胶微球吸附剂(CMKGM-La),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吸附去除特性,并用SEM-EDX和FT-IR分析技术对吸附剂形貌及吸附机理进行表征和分析。在pH值为4、吸附剂剂量为1 g/L、磷初始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CMKGM-La凝胶微球吸附剂对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5.45%。CMKGM-La凝胶微球吸附剂去除磷的可能吸附机理是稀土金属镧与磷之间的软硬酸碱相互作用和质子化羟基与磷之间的静电引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微生物培养基对U(Ⅵ)和U(Ⅳ)质量浓度测定的影响,建立微生物培养基中测定U(Ⅵ)和U(Ⅳ)质量浓度ρ的方法,优化了在稀盐酸体系中利用U(Ⅵ)制备U(Ⅳ)的条件:10 mg/L U(Ⅵ),锌粒用量12 g/L,反应时间180 min.通过测定ρ总U减去ρU(Ⅵ),计算出ρU(Ⅳ),建立了同时测量微生物培养基中ρU(Ⅵ)和ρU(Ⅳ)的分光光度法.微生物培养基对U(Ⅵ)和U(Ⅳ)有明显影响:LB和NA培养基对U(Ⅵ)的影响率分别为37.3%和47.9%;单组分中蛋白胨和牛肉膏对U(Ⅵ)的影响率较大,分别达到33.5%和19.7%;而U(Ⅵ)和U(Ⅳ)在TGY培养基中较稳定.采用该方法测量微生物培养基中ρU(Ⅵ)和ρU(Ⅳ),能消除微生物培养基对U的影响,且具有精密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实现生物样品中ρU(Ⅵ)和ρU(Ⅳ)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19.
以实例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城镇建设规划现状用地分析中的应用。为用地的评定、选择及组织用地提供了快速、准确,方便、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加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用巴斯德芽孢杆菌处理介质前后的重量,应用单因素方法研究各种条件和环境对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加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培养基中Ca2+浓度为25.2 mM时,巴斯德芽孢杆菌诱导沉积的方解石产量最高;②培养基为碱性时,巴斯德芽孢杆菌所诱导沉积出的方解石的产量则较为接近;③巴斯德芽孢杆菌诱导沉积出的方解石的终重量与活菌数呈反比;④在30℃时,巴斯德芽孢杆菌诱导沉积的方解石产量最高;⑤巴斯德芽孢杆菌所诱导沉积出的方解石的产量随石英砂和海砂混合物中海砂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减小;⑥随着培养基中Ni2+浓度增大.巴斯德芽孢杆菌诱导沉积的方解石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