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系统科学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0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详细介绍了EPA功能块的设计与实现,概要介绍了EPA通信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以及二者之间的互连, 通过案例分析详尽说明了EPA功能块在现场设备通信模块与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2.
基于RVM的可重用测试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如何运用Synopsys提供的层次化验证方法来快速搭建高质量验证平台,通过将验证模块部分或全部重用到系统级芯片(SoC)验证平台中,大大减少了验证平台的搭建时间,提高了验证环境的执行效率;最后,以一个异步串行通信接口模块UART为例,描述了如何快速搭建一个系统级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123.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它不仅可以传送数据包,而且还可以执行数据包中特定的运算任务.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但由于传统网络管理不适应主动网络管理,不能发挥主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论文讨论了一种基于节点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管理机制和设计要点,并对网络拓扑发现和流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4.
以Lotka-Voltera方程为途径描述了市场中两个企业的动态竞争,并给出了动态竞争的数学解释。描述了竞争的不同类型和影响竞争的因素。同时,利用案例说明了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应用的预测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空间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特点,对网络的星间链路长度和覆盖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空间信息网络的特点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加入一些优化措施,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空间信息网络应用的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能够找出任意两颗卫星间通信的最佳路径集合,同时能够在链路质量容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通信链路切换的发生,从而较大地提高了系统性能。通过仿真和分析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系统性能,降低了切换概率,增加了链路的可靠性,且相对付出的链路代价较小。  相似文献   
126.
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离散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系统连续型属性值的离散化对决策规则或决策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系统对样本的聚类能力,增强系统抗数据噪音的能力,减少机器学习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开销,提高其学习精度。粗集是有效的数据离散化工具。对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离散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特征,评述其研究进展,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启发式离散化算法的性能。其结果对发展新的离散化技术或为特定应用选择合适算法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7.
FeedbackMechanisminDecisionSupportSytemsTXFedbackMechanisminDecisionSupportSystemsSunZhanshanInstituteofSE.DalianMaritimeUnive...  相似文献   
128.
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沥青质沉积资料的基础上,对沥青质的物理化学沉积机理、沥青质堵塞储层孔喉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沥青沉积模型划分为基于相劈分的沥青质沉积模型及基于胶体不稳定性的沥青质沉积理论模型,指出了各模型的局限性及其存在根源。通过分析原油中沥青质发生絮凝的温度、压力、组分,可以找出发生沥青质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搞清沥青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为油藏注气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对防止储层损害,确保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分析对比目前生产实践中所使用的几种常见的窄方位与宽方位观测系统、多接收线与重复炮点的宽方位观测系统、陆上水网地区与滩浅海过渡带的宽方位观测系统的参数与属性,说明了三维地震采集宽方位观测系统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应该大力推行的技术。提出了对于道距、线距和炮点距完全规则相等的全方位三维采集观测系统的理想目标,认为海底电缆(OBC)技术、陆上万道采集系统、微机集群技术的推广使全方位、高密度及高覆盖观测系统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0.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物性的好坏受成岩作用的控制,研究成岩相及其展布规律,能有效地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带,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根据控制沉积物孔隙形成与演化的成岩作用,将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划分为五种成岩相,即浅埋藏强压实相、浅中埋藏钙质胶结相、中埋藏绿泥石胶结相、中深埋藏硅质胶结相和深埋藏溶蚀 高岭石胶结相。各种成岩相的形成和分布与沉积物的原始组分密切相关。各成岩相之间储层物性差别大,它们的不同组合可形成成岩圈闭。在蜀南地区的中部(川中—川南过渡带)有形成成岩圈闭的条件,因而在该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应不局限于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