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1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3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进而提高分类正确率,提出一种证据神经网络的分类器,并据此构造了多分类器系统。首先将训练数据中的含混数据视为新类别——混合类,将原始的训练数据重组成含有混合类的训练数据,然后使用证据神经网络分类器系统用重组后含混合类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对分类输出进行证据建模,并使用多种不同的证据组合规则实现多分类器融合。采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采用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相比,采用证据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系统能有效提高分类正确率;在数据集Magic 04和Waveform2上,采用提出的多分类器系统比采用投票法的神经网络多分类器系统的分类正确率分别提高了6%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92.
实验教学是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在LabVIEW虚拟平台上嵌入MATLAB编程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图像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流向与处理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方法的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端到端的吞吐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径路由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协议联合的链路接入强度可调节的多径路由(link-access-intensities adjustable multi-path routing,LAMR)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路由层多路径流量分配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议参数设置来最大化数据流端到端的吞吐量。采用理想CSMA网络(ideal CSMA network,ICN)模型来分析MAC层链路吞吐量性能,构建路由层与MAC层联合优化的系统吞吐量最大化模型(maximum system throughput model,MSTM),用以刻画无线多跳网络中的路径选择、流量分配以及MAC层协议参数设置对链路吞吐量的影响;运用最优化工具求解得到数据流在多条路径的流量分配方案以及各链路的接入强度设置。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LAMR方案平均可以提升21.3%的系统吞吐量,说明多径路由与CSMA协议的联合优化设计可以大幅提升无线多跳网络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94.
文章采用单巯基型单体2-巯基苯并噻唑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一步法合成了高折射率甲基烯丙基型含巯酯基单体,合成的单体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的折射率为1.661。研究了缚酸剂的种类、甲基丙烯酰氯与2-巯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制备了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并进一步研究了涂层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聚(2-甲基烯丙基苯并噻唑巯酯)涂层2μm处的折射率为1.642,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附着力,且在可见光区具有高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95.
小微企业在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却存在严峻的生存危机。掌握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实施扶持和促进其发展政策的形成起到重要参考。依据企业仿生学理论从内外两方面设计问卷,对广东、山东、浙江等15省市的小微企业进行调查,获取有效调查问卷1 323份。进而利用统计方法揭示小微企业在管理、融资、营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6.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深入探讨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轮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轮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轮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轮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轮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轮伐期,而13a和21a轮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轮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轮伐期的(89.99±0.35)t·C/hm~2、13a轮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轮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98.
改进了磺酰脲除草剂中间体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均三嗪)的合成工艺.首先以甲醇、乙腈和甲基磺酸为原料,制备原乙酸三甲酯粗品,然后再与双氰胺在氯化锌催化下发生反应,通过“一锅法”制备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粗产物,粗产物经过乙醇/乙酸乙酯重结晶后,能够以50%总产率制得高纯度的均三嗪.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纯度为99.90%.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分离纯化步骤简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为2-氨基-4-甲基-6-甲氧基-1,3,5-三嗪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9.
凃红玲 《科技资讯》2014,(29):19-19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动画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数字影像制作、广告、辅助教学、游戏等方面,人们对动画技术的兴趣也与日俱增,C语言丰富的图形处理函数为实现动画仿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文探究了在单页面与多页面下动画技术的实现及画面存储、重放动画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学生因素,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综合素质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